行走南美 探寻玻利维亚待解之谜(图)
信仰太阳神的印加人,没有告诉我们太阳门从何而来,蕴含着什么?玻利维亚人天天嚼在嘴中的古柯叶,是养人的食品,还是毒祸?革命偶像切·格瓦拉为何选择了在玻利维亚革命?此地的子民们对他的情感又为何五味杂陈?南美之心的土地上,埋伏着无数这样的待解之谜。
上帝的指纹
因为没有留下文字,蒂瓦纳库真正的居民们是如何称呼这个他们居住的城市,成了永远的谜,而太阳门上的图案,更像是上帝的指纹,留在人间,等待着我们和后人破译。
面对厚重而神秘的历史,我徒然无言。那已是我的想象力无法企及的世界。
每年的9月21日,黎明的第一道曙光总是准确无误地射入那道门中央。
那是蒂瓦纳库(Tiwanaku)的太阳门,玻利维亚土著民族艾马拉人(Aymara)的圣地。位于拉巴斯以西72公里的蒂瓦纳库,是南美除马丘比丘之外的另一座千年古城。大批宗教建筑、绘画雕刻以及高度发展的古印第安文化都集中在此,5世纪到9世纪达到鼎盛。
蒂瓦纳科位于玻利维亚,但是蒂瓦纳科文化的影响绝不仅限于玻利维亚,它被认为是印加帝国辉煌的源头。Tiwanaku这个名字可能来自艾马拉(Aymara)词汇“taypikala”,意思是“中央之石”,也有说是“创世中心”之意。但是蒂瓦纳科真正的居民们是如何称呼这个他们所居住的城市的却是个永远的谜,因为蒂瓦纳科没有留下文字。
从博物馆一尊尊玻璃箱保存的文物中抽身,我们前往数十公里外的遗址。走过长长的阿卡帕纳金字塔、举行宗教仪式的大卡拉萨萨亚神庙,终于站在了“太阳门”的面前。
“太阳门”矗立在长30英尺、宽15英尺、厚6英尺的基座上,而基座和门是用同一块岩石雕凿而成的,重量至少在10吨以上。门框的上下左右均布满了轮廓清晰、刀法雄健的石雕神像和各种花纹图案,簇拥着门上正中会飞的维拉科查太阳神神像。
关于这些门上图案的意思,千百年来没有得出结论。最先尝试释破译的,是考古工作者波斯纳斯基和契什,后来阿希敦继承了他们的事业。经过艰苦的努力,终于在1949年结束了此项研究。他声称,太阳门镂刻的“象形文字”可能是一份天文历。不过,这个天文历独具特色,与我们的太阳历大相径庭。它的一年不是365天,而是只有290天,并且,在一年的12个月中,有10个月只有24天,其余两个月25天。那么这部天文历代表什么意义呢?莫非它包含有以某种我们还不曾了解的宗教意义?它又是按什么作为标准的呢?
尽管几个世纪以来饱受掠夺,蒂瓦纳库城周遭依旧散置着一座座用整块岩石雕凿成的碑柱。这些石头是如此的巨大笨重,却又切割得如此整齐,雕凿得如此精美,以至于人们不禁怀疑它们是否出自神祇之手。尤其是那些接近2米长、半米宽、如玩具一样散落一地的石头水管,其制作之精巧更令人吃惊。与如此精巧的石制水管相比,如今的水泥管真可谓粗制滥造。对此,人们不免心存疑问:蒂瓦纳库的祖先们究竟借助什么样的工具制作了这些水管?这个城市隐藏着什么秘密?
蒂瓦纳库古城的第二个奇观是地下神庙,里面有印第安人传说中的维拉科查神神像。许多世纪以前,不知名的工匠将维拉科查的肖像雕刻在一根高大的红色石柱上。尽管饱受风沙侵蚀,肖像所呈现的面容依旧那么祥和恬静,流露出一股莫名的震撼力。他的额头宽阔,眼睛又大又圆,嘴唇丰润,鼻子挺直,鼻梁虽然狭窄,却向两边伸展到鼻孔。这张脸庞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造型奇特、令人望而生畏的胡须,使他的下颚看起来比太阳穴还要宽广。雕像的头颅两侧和耳朵上、下方,均雕刻着奇异的动物图形,看起来像体型硕大、举止笨拙的史前哺乳动物。神庙里引人注目的还有墙壁上数以百计用岩石雕成的人头。这些人头全都是完整的头颅,一颗颗从墙上凸出来,栩栩如生。至于它们的用途,学术界至今仍争论不休,莫衷一是。
地下神庙的西边是蒂瓦纳库四大遗址之一的亚卡帕纳金字塔。纵然名气不及埃及金字塔,200米的边长和精确度,也令它完全有资格被尊为千古杰作。综观整个金字塔,可以看出它的兴建绝非单纯为了装饰或仪式用途,相反,倒是有可能曾经被当做某种神秘的“装置”或机械而使用。在金字塔内部,考古学家还发现一个纵横交错、用上等方石砌成的渠道网。渠道的角度和连接点都经过仔细测量和设计,误差只有半毫米。有些考古学家猜测,金字塔的兴建跟祭拜雨神或河神的某种原始宗教有关,目的是对水的威力表示无上的敬意。另一些学者认为,神秘的“科技装置”可能跟死亡有关。
一千多年前,这方土地上住着什么人,他们以何为生,如何劳作呢?还是来自外太空的神秘讯息?我们又将从中窥探到什么?
没有人能解释。
我这个挟着文明光环来这里度量古老文化的城里人,面对厚重而神秘的历史,徒然无言。那已是我的想象力无法企及的世界。
漫漫历史长河中,有多少人类文明如同宇宙流星一样转瞬即逝,成为匆匆过客。然而不变的事实是,每年的第一道曙光,仍然会在9月下旬的第一天准确无误地射进太阳门的中央,接受艾马拉人的膜拜。
Tips
如果你的西班牙语不好,去蒂瓦纳库最好在拉巴斯跟团,当天往返,不然会遭遇各种复杂状况。
古柯叶 总统也有瘾
对于在安第斯高原地区生活的人来说,古柯(Coca)对他们的重要性就等于茶叶之于亚洲人,或者咖啡之于欧美人一样。然而,关于这种物质的适用性和有害性,一个世纪以来在各国尚无定论。食品还是毒品?对于嚼惯了它的玻利维亚人,或许根本就不是个问题。
药剂师根据最重要的两种原料为他的新发明起了个好听的名字:Coca Cola。阴差阳错,这种最初销量并不理想的药水后来居然作为饮料风行全球。
无论是公共汽车上,大街小巷中,甚至是地下矿井里,总会看到玻璃维亚人带着一个塑料袋,里面装了一大把新鲜古柯叶,偶尔抓上一把直接往嘴里塞,嘴巴鼓得就像含了一个乒乓球。
这一点也不稀奇。
几年前的一次美洲首脑会议上,查韦斯就这样问时任玻利维亚总统的莫拉莱斯:“你有没有给我带古柯叶?你知道,我离不开它。”接过后者递上的一盒茶叶模样的古柯叶后,查韦斯看了看包装,又说:“这是个外国品牌,请给我找点儿纯正的玻利维亚古柯叶!”
每天午饭后,以家庭为单位的南美印第安人,常常围坐在一起嚼古柯叶,共话家常。嚼剩的古柯叶,就被随地啐到地上。他们认为,这样苦难就能粘在古柯叶上,落到大地母神的脚边。有些人一生都在嚼古柯叶,长期的“磨炼”,使他们嘴里凹进去一大片。
据说,古柯叶在咀嚼时能散发出一种特殊的香气,人闻到后会感到温暖和舒服。此外,食用古柯叶还有御寒、抗饥饿和抑制高原反应等作用。所以在很多土著宗教中,古柯被视为神奇的“仙草”。当好客的南美人遇到出现高原反应的旅行者时,他们也会给对方沏一杯热腾腾的古柯茶。
一位获此待遇的中国驻玻利维亚记者撰文描述:“白瓷杯中散发着一股绿茶的清香,细细品来还有一丝甜味,这就是古柯茶给我的第一印象。喝上几口,虽然是旅途劳顿一天后的凌晨时分,我却忽然有了一种轻松的感觉,就像电脑重启后一般。”
传说,以前在玻利维亚,古柯叶常被作为祭祀时的随葬祭品。后来,形成了一种传统,那就是长辈们会在男孩子成年后,在他们身上挂上一个葫芦,里面装着藜麦灰,好让他们在嚼古柯叶时,随时取一点放在嘴里混着嚼。当地人说,这样的古柯叶滋味更足,保健效果也更好。
远在数百年前,当地人就发现了古柯可以抗疲劳、饥饿和口渴,还有止痛止血的功效,可谓万能。特别是在高海拔的严酷环境中,古柯叶也是抵抗高原反应的主要手段。这一切都是由于古柯叶中含有古柯碱,而古柯碱提纯后就是可卡因。
尽管古柯叶中仅含有极微量的古柯碱,19世纪末一位聪明的美国药剂师还是相中了这一点,利用古柯叶和一种来自非洲含咖啡因的名叫Kola的果实,发明了一种跟苏打水混合的药水,宣称可以治疗头疼等问题。这名药剂师根据最重要的两种原料为他的新发明起了个好听的名字:Coca Cola。阴差阳错,这种最初销量并不理想的药水后来居然作为饮料风行全美,并成为全世界最有名的品牌。
那么可口可乐也能治高原反应吗?先不说学界对古柯叶缓解高原反应的疗效还没有系统的研究,其实早在可口可乐成为饮料的10年后,可口可乐公司已经不采用新鲜古柯叶作为原料,取而代之的是经过去古柯碱处理的叶子。由于涉及毒品的敏感性,迄今全美只有一间公司获准对鲜古柯叶进行提纯,所得的高纯度可卡因作为医学用途,留下来的叶子则卖给可口可乐生产饮料。
古柯叶的古柯碱含量其实极其轻微,这正好解释了为什么我抓了一大把叶子含在嘴里,甚至用上了传统的催化剂——藜麦灰,还是觉得作用不大。从鲜古柯叶到可卡因,除了耗量巨大之外,还需要复杂的化学技术。古柯叶究竟是毒品还是食品?这更多的还是文化之争。这个问题在世界上还没有共识,正因如此,更加深了本来就在世界经济上相对独立的玻利维亚与主流国家的文化冲突。
对于玻利维亚和秘鲁等安第斯山区的人来说,鲜古柯叶是他们日常生活和文化的一部分。种植古柯也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谋生手段。然而,联合国主导的麻醉品单一公约中,古柯叶属于毒品,大部分国家都对其入口和使用有严格的管制。为了扭转古柯叶在国际社会的不良形象,特立独行的莫拉莱斯就曾公然在一场联合国讨论禁毒问题的会议上大嚼古柯叶,并扬言:“我自己是古柯叶生产者,同时也是数十年的使用者。如果这是毒品,你们就该把我关起来。”
有一国领袖的支持,看来这种充满嚼头的叶子在若干年里还会大行其道。
切·格瓦拉 爱他还是恨他
格瓦拉为何选择了在玻利维亚革命,为何和当地民众几乎没有任何交集,这是历史政治问题。而在切·格瓦拉葬身的国度,人们看待他的眼光,则如同永远无法拼到一起的拼图,掺杂了更多宗教、文化和世俗情感。
“就好像他还活着,与我们同在,像个朋友一样。他对我们来说像是圣母一般,我们说,切,请帮助我们的工作,也帮助我们这次的耕耘。然后就总是很顺利。”
在这次的玻利维亚行中,我和格瓦拉仅有的几次“偶遇”就发生在拉巴斯:他在围墙的涂鸦上,还有一件件挂着兜售的廉价T恤上,展露着全世界人熟悉的“酷”表情。
“你问我怎么看格瓦拉吗?我得说,我可是个地道的左翼支持者。”
胖哥胡安·卡洛斯是我们在奥鲁罗当沙发客时接待我们的主人,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两年前成为一个不可知论者。他为人热情有责任感,从事法律工作,英语说得很流利,可以用很多复杂的单词精确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被问及格瓦拉印象这样的严肃问题,胡安自然很慎重。“我觉得格瓦拉是六七十年代拉美反抗军事独裁的老象征。我对他在古巴的成就以及他打算在玻利维亚做的事表示尊重。”
胡安的回答听来是那么“标准化”,我好像有点失落。这多少和他的身份以及我们交流的语言有关。
1967年10月,在玻利维亚La Higuera村,39岁的格瓦拉被政府军包围并杀害,尸体被暂时转运到 Vallegrande。在医院帮忙清洗尸体的护士Susana Osinaga说:“他来的时候眼睛还开着,让我印象深刻,他看起来就像基督,有大胡子、长头发和睁开的眼睛。”
于是,“圣者格瓦拉”和“Vallegrande基督”的名号便不胫而走。今天,切·格瓦拉的图像出现在La Higuera家家户户的墙壁上、市场的摊位上,和耶稣、圣母玛丽亚、其他天主教圣者的形象摆在一起。农民Manuel Cortez说:“就好像他还活着,与我们同在,像个朋友一样。他对我们来说像是圣母一般,我们说,切,请帮助我们的工作,也帮助我们这次的耕耘。然后就总是很顺利。”另一个农民Juan Pablo Escobar说:“如果你向天轻声呼喊切·格瓦拉的名字,或者为他点根蜡烛,你就会找到你走失的牛羊。”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买格瓦拉的账,媒体上不断有“格瓦拉是刽子手”的言论。当年参与追捕格瓦拉的玻利维亚政府军军官加里·普拉多也跳出来唱反调。68岁的普拉多坐在轮椅上叫嚣:“他根本就不是什么英雄的游击队员……这个‘入侵玻利维亚的敌人’得到的待遇真离谱,欧内斯特·格瓦拉(切·格瓦拉的原名)的神话必须被打破……”
半个多世纪以前,格瓦拉选择玻利维亚作为游击队训练基地,一方面是因为玻利维亚,特别是安地斯山脉区域的印地安人,有悠长的动员反抗历史;另外所选择的区域必须孤立,气候及地貌要接近受训者即将面临的实际状况。最终,基地国应成为整个拉丁美洲革命的政治军事中心。然而,格瓦拉的致命弱点是他对当地没做任何政治、地理和社会的调研,也没有任用哪怕一个玻利维亚人来支持游击队。对革命一无所知的当地农民甚至向军方告密,加速了游击队的灭亡。他们不但不以自己过去背叛了切格瓦拉为耻,还因为观光的利益而热情拥抱切·格瓦拉。这对许多景仰切·格瓦拉的人来说,不啻是一大讽刺。
在La Higuera村,格瓦拉成了村民们的摇钱树。校园中随处可见他的肖像,穷困的村民靠兜售各种纪念品,或是通过向外来游客兜售格瓦拉轶事为生,花上2美元到50美元就能听上一段真假难辨的故事。
玻利维亚中南部有一条数百公里长的“旅游路线”,名为“格瓦拉之路”,它连接了格瓦拉被处决地La Higuera村的破旧校舍、后来被用于展示尸体的洗衣房,以及掩埋尸体的Vallegrande旧军用机场。由于基础设施的欠缺,以前该旅游线路每年仅能吸引1500名游客,但现任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却决定将其开发为“旅游景区”——他本人就是一名著名的格瓦拉崇拜者。
我问及胡安是否知道玻利维亚政府推广了一个以格瓦拉为主题的旅游线路,他表示不知情,但他觉得左派政府规划的这条旅游线路不仅仅是为了刺激旅游业,同时也是为了展示对格瓦拉的尊重。
“格瓦拉是个象征,有些很好的想法,同时也是一个值得学习的榜样,即使对一些观点跟他不一样的人来说也是这样”,胡安说,“对玻利维亚来说,这个国家在最近的10年已经改变了很多,并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的总统莫拉莱斯本身就是这些改变的一个看得见的结果。”
最新的消息是,政府还打算斥资将南起卡米里、北至巴耶格兰德,800公里长路两边的庄园改建为切·格瓦拉博物馆或游客驿站。
这个国家没有实现格瓦拉的理想,却因其在此英年早逝而将他推至偶像的神坛。接下来,消费格瓦拉还将继续成为国家产业和人们生活的主旋律?
旅行资讯
万能的毯子
五花八门的交通工具本身就是体验玻国化的最好途径之一。例如开往乌尤尼的大巴,有一段土路坑坑洼洼得足以把人的五脏六腑颠出来。这些以本地乘客为主的大巴里没有空调,我们得穿得严严实实,本地人的习惯则不一样,他们穿得不算多,却喜欢随身带一条花花绿绿的大毯子,在车上既可以盖,还能摊在中间的走道上让小孩子睡在上面,下车的时候干脆利索地绑成一个布袋背在身后,不管是小孩还是行李统统能往里装。一条毯子可以充当被子、睡袋和背包的功能,是玻国人聪明实在、吃苦耐劳的写照。
守时?别指望
玻国的交通可说是臭名昭著的不守时,班车迟到一个小时对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在狂欢节期间,甚至还有司机喝多了第二天忘了上班的情况。就连首都长途巴士站这样的地方都没有人会讲英语,要确认一下时间和班次可能也没那么简单。
状况频发
我们在乌尤尼的时候,就遇到雷暴打坏了变电站,全镇停电,导致加油站全部瘫痪。没错,在一个严重依赖汽车旅游的地方,加油站都没有后备发电机,而且这种情况出现了不止一次。后果就是我们被迫改变和取消了原计划的部分行程。
玻国的安全标准跟西方国家比还是有一定差距,例如渡轮会超载,救生衣数量明显不足;还有有些汽车没有空调,挡风玻璃起雾了全靠司机一边开山路一边动手擦,有时候长途车的挡风玻璃后面还能睡一个五六岁的小孩,更不用提路上经常会坏车。不过正是这些挑战,才凸现出这些美景和奇遇的难能可贵,更会获得一种在别处旅游不会有的成就感。
就怕贼惦记
玻利维亚的小偷很多,一定要注意财物。出租车尽量电召,如果要在路上截车务必注意司机的证件跟本人是否一致,以防出租车绑架。
签证
玻国签证手续繁琐,需时1-4个月不等。在等待的几个月里不需要把护照上交,只要通知批下来了,一年内什么时候去贴签证都可以。一旦贴了签证,需要在1个月内抵达玻国。所以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提早半年申请,出发前再贴签证。
语言
建议出发前学习一些基本的西班牙语。会说英语的当地人极其有限。如有需要,可让欧美游客帮忙翻译。
航班
玻利维亚有国际机场的城市有拉巴斯、圣克鲁斯和科恰班巴。中国没有航班直接飞到,可以选择在巴西的圣保罗或者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转机到拉巴斯。
健康
签证可能要求黄热病疫苗接种证明,入境的时候则不需要提供。小心高原反应,刚到的头几天给自己适应的时间,别太累,喝大量的水,第一周不能喝咖啡和酒精饮料。自备对抗高原发应的药物,不要依赖古柯叶。尽管当地有缓解高反症状的药sorochi出售,欧美国家的医生并不推荐使用。
货币
当地货币叫Bolivianos,换汇最便宜的方法是拿美元现金到拉巴斯的私人换汇点(casa de cambios)兑换。拉巴斯机场的汇率也不错。当地一般以现金交易为主,信用卡不普及。
玻国消费总体来说比较便宜,去掉机票不算,中等开销,包括吃、住、交通旅行项目景点门票甚至适度的购物,大约每人每星期350-420美元。要是想节省,250美元过一个星期完全是可能的。
装备
在雨季,防水的衣服和鞋很有必要。小心相机遭到小孩子的水弹袭击。当地印第安人讨厌相机,在征得同意前请勿随意拍照。
责任编辑:刘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