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景区景点渐失吸引力 远方的客人难留下来
“吃老本” 昆明的旅游危机来了
一直以来被大家公认的“文化历史名城”、“旅游城市”的昆明,近几年来旅游业出现的一些情况与这些称号已经格格不入。
前些年,丽江、大理没有机场,很多游客把昆明当成了去这些地方的“中转站”,在昆明停留时间很短。到这几年,飞机直飞丽江、大理等地,云南其他一些地区的机场也在谋求国内航线直飞,昆明再留不住客人,恐怕再过几年,只是到云南来旅游者飞机翅膀下一闪而过的一小块土地了。
这几天,昆明又要举办“五一国际旅游狂欢节”,但一调查,却发现这个至今已搞了14年的狂欢节居然在昆明市民的心中认知率奇低,很多昆明人都不知道这个狂欢节的存在。网友纷纷吐槽,真不知道这个狂欢节有没有办下去的必要。
云南旅游初热的时候,因为受交通条件的限制,到各州市领略云南少数民族风情很费劲。所以有了云南民族村,把各地的少数民族建筑及表演集中在昆明,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创意,吸引了很多的游客。但现在,游客可以方便地到达云南各地,甚至直接到少数民族兄弟的家里去体会风情民俗,昆明的民族村以高居不下的票价,连本地人都被挡在了门外。
以上这些乱象,已经说明了昆明旅游业的危机。而这些危机的根源,都在于随着时代的发展,昆明旅游业还在“吃老本”,一成不变。
要更换观念了,昆明在历史上是一个各族文化融合之城,游客都知道要到少数民族集聚地了,展示各民族风情在昆明已经是件出力不讨好的事情了。
昆明旅游的发展,必须根植于昆明本土文化的挖掘、旅游管理制度的创新。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只靠旅游部门来挖掘开拓是远远不够的。而且,昆明的本土文化不只是历史的留存,现代文化也是有机的一部分。无论是要继续发展昆明的旅游业,还是要建设“宜居昆明”,还在抱着“吃老本”的心态一成不变,危机就这样来了!(风之末端)
提起北京,就想起长城、故宫;提起杭州,就想起西湖;
提起昆明,你能想到什么
昆明景区景点渐失吸引力 远方的客人难得留下来
五一节前,著名网络写手风之末端发了一篇名为《“吃老本”,昆明旅游的危机》的帖子,直指昆明旅游面临的尴尬境地,甚至说道,恐怕再过几年,昆明就只是旅游者飞机翅膀下一闪而过的一小块土地。一时间引来3万多次的点击量。昆明旅游的危机真的来了吗?
昆明旅游曾是风光无限好
'99世博会期间,来昆明的游客就像海鸥一样,一群一群地往春城“飞”
“彩云之南旅游天堂,谁不向往来昆明玩玩?”正在翠湖看狂欢节的吴顺老人说,以前很少能出去走走,就算出去了,每当在外面听见别人说云南昆明多么多么的美丽,心里总是美滋滋的。以前外地人来云南旅游就只到昆明,由于交通等多方面因素,很少有游客去云南州市。
“小伙子,你不是昆明人吧,来我给你讲讲昆明的故事。”吴顺老人放弃看狂欢节演出,在翠湖里一个小凳子上讲起了他心中的昆明。
吴顺老人说,'99年世博会期间,昆明旅游可谓是全国的风向标,来昆明旅游的游客就像现在来昆明的海鸥一样,一群一群地往春城“飞”。那时候,除了人气旺以外,昆明的城市建设也达到了一个新高潮,那种大规模建设,迅速使得昆明这座边境小城,不再出了一环就是菜地,开始有了国际化的气息。
从能找到的资料看,1999年前后,昆明的旅游曾经风光过,曾是西南三省最耀眼的城市。一度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来自周边省市的考察团到昆明取经。时过境迁,昆明旅游风光不再,当年城市建设方面不如昆明的众多城市,已经远远地把昆明甩在了后面。
在政府工作的朱先生说:“那时候城市面貌的改变,迅速提高了昆明的江湖地位。天天都有兄弟城市的考察团来昆明,都说要好好跟昆明学规划、学建设、学旅游……但这种情况没持续几年。”当昆明人还在为自己的城市化和旅游接待而津津乐道时,省外许多城市在悄悄发展、悄悄进行着大动作。朱先生说,他2004年到成都出差,同行见到他,不再恭维昆明的旅游,也不再表示要学习昆明的相关经验了。果然,没几年,打休闲牌的成都,在旅游业方面已大有可为。
成都贵阳南宁游客总数均超昆明
西南旅游的你追我赶从来没有最快只有更快,接待游客量成都第一贵阳第二
数字有时候很枯燥,却一针见血。
2010年,昆明克服了金融危机、百年不遇特大干旱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实现全市旅游总收入284.81亿元,增长25.83%;旅游总人数3557.35万人次,增长14.2%。
2011年,昆明两项主要旅游指标实现历史性突破,接待海外旅游者人次首次突破百万大关,累计接待海外旅游者100.4万人次,同比增长16.66%;接待国内旅游者首次突破4000万人次大关,达4002.1万人次,同比增长15.29%。
2012年,昆明共接待海外旅游者113.74万人次,同比增长13.28%;接待国内游客4580.50万人次,同比增长14.45%;旅游业总收入达426.6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18%。
然而,西南旅游的你追我赶从来没有最快只有更快。去年,成都接待游客12246.47万人次,排在首位;其次是贵阳接待游客7403.1万人次;南宁接待游客5146万人次也排在昆明之前;昆明接待游客量4694.24万人次排在最后,对游客的吸引力正在急剧下降。
再从省内看,2012年,丽江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599.1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 211.73亿元人民币;大理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847.29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195.61亿元;西双版纳接待国内外游客1235万人次,增长22%以上,实现旅游综合总收入136亿元。
丽江、大理、西双版纳3个地方去年接待游客加起来4681.39万人次,已经超过了昆明接待的国内游客总量。曾有昆明市旅游局官员说,来昆明1个游客,就将为云南提供3到4人次的游客量,难道来昆明的游客就只是被丽江、大理、西双版纳瓜分了,那么云南其它州市的游客都没有经过昆明就直接去了旅游目的地?
昆明景区景点10多年还是老样子
昆明的景点既不完全吻合云南生态游、民族游的定位,更缺少大理、丽江、版纳的民族和人文气息
“昆明现在缺乏一个具有唯一性的、非同质性的旅游形象代表。比如说,提起埃及,大家就想到金字塔,提起北京,就想起长城、故宫;提起杭州,就想起西湖;提起昆明会想起什么呢?我们有滇池、西山、石林,但其名气都不足以代表昆明。”连日来,记者走访旅行社、景区、导游、游客,一个共同的观点是昆明不是景区老化,就是景区太大众化。
从昆明景点不难看出,即便石林这样的世界级风景名胜也已老化,人工色彩浓重的世博园已经开发成旅游餐饮聚集区,对国内外游客缺少聚焦点;圆通寺、西山、金殿虽各具特色,但也过于大众;大观楼、筇竹寺、黑龙潭等公园也缺乏非去不可的底气。如果把单个景区、景点置于整个旅游大环境中比较,昆明的景点既不完全吻合云南生态游、民族游的定位,更缺少大理、丽江、版纳的民族和人文气息,放到全国来看,就更难做到鹤立鸡群。
最要命的是,昆明的景区景点老化严重。就连昆明市旅游局一些官员也承认,昆明部分景区缺乏创新,10多年还是老样子。
石林是众多旅行社旅游线路中唯一没有“删除”的景点
近年来,昆明旅游产品能让人一下子记住的不多,老景区能记住的就是石林,新景区能想起的就只有花巨资修建的轿子山旅游专线。专线是通了,可轿子山的接待能力却差得很远。
昆明在积极宣传促销昆明旅游的同时,却忽略了核心产品和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对一个成熟产品的周边配套开发也不多。
面对渐渐失去的游客,一位旅游行业协会人员说,这是行业内部缺少连横、政府与企业龙头的旅行社各怀心事、景区景点不堪年老色衰,这必然要在其他省市乃至州市的重压下节节败退。
做了10多年导游的汪女士说,其实,昆明能吸引游客的景区景点不在少数,只是缺乏推广和与市场接轨,就如民族村、西山等民族特色景点对游客还是颇具诱惑力的,但由于这些景区门票过于昂贵,再加上旅行社和景区没有达成利益共享机制,逼得旅行社只能忍痛割爱。
五一狂欢变成了看表演
过度安保使原本互动性就差的狂欢与市民更加疏离
走过14年的中国昆明国际文化旅游节昆明狂欢节,曾经是“中国十大节庆”活动之一,并荣获“节庆中华奖”十佳节庆奖,可是这样的节日越办越没有新意。今年“五一”期间,昆明狂欢节还是把成千上万的游客挡在警戒线外,既没有实现“全民狂欢”,也缺少昆明元素。
2000年,昆明举办了第一届昆明旅游节,活动时间从4月10日到5月10日。直到2006年第七届才把时间改为5月1日到5日。随后由于取消五一长假,昆明旅游节也改为5月1日至3日。
2004年,昆明旅游节更名为“中国昆明国际文化旅游节”,举办了中国-东盟高级商务自驾车考察活动,以及亚洲群星演唱会等。
2006年,来自东盟国家及昆明国际友好城市的歌舞展演队随花车巡演,其旅游形象代表——来自不同国家的美女在花车上形象展示。
2007年,首次使用“2007中国昆明国际文化旅游节昆明狂欢节”的名称。这一年增加了“夜间花车巡游”活动,也开始以国际化和民族化为特色,以大众参与为基础,高质量、高水平全力打造“中国东方狂欢节”。
巴西桑巴舞团已经参加过2011年(上图)和2012年的狂欢节 资料图片
2009年,增加一些亮点,举办的2009全球国际城市大使大赛,有来自40多个国家的佳丽在昆明参加总决赛,同时还参与了花车巡游,与昆明市民及游客一起狂欢。
2011年,取消了已经举办多年的花车巡游。为突出参与性,重点推出私家车创意大赛,让大家都参与到狂欢节活动中来。还推出了盘龙江灯会、放许愿灯、两岸对歌等群众互动活动。这一年国内外游客和广大市民不仅尝到了不同风味的民族风情,也成为昆明在世界面前的一次形象展示,成为了该节日举办以来的代表和符号。
然而,2013年狂欢节之后,受到了不少市民及网友的诟病。“我们只能隔着警戒线看看表演,根本体现不出互动性,完全是自娱自乐。”市民郑文涛很不客气地说,一点狂欢的气氛都没有,互动不够,游客high不起来。
微博“@云南网络舆情”则表示,不少网民对昆明狂欢节为谁而办提出质疑。网友发帖称:“过度安保使原本互动性就差的狂欢与市民更加疏离,希望狂欢节从宣传到执行都能更接地气,提升在市民心中的认知度,并建议狂欢节表演加强对本土文化的发掘与弘扬。”
州市县区一彰显特色就游人如织
根据红河州旅游局的统计,五一小长假有35万余人次畅游红河,这一数据同比去年增长了15.75%
一边是五一狂欢节毫无新意,逐渐丧失吸引力;一边是部分州市县区费尽心思,彰显其旅游特色就会引得游客蜂拥而至。
“‘昆虫’的鼻子太灵了,只要有好吃、好玩的,他们就能找到。”有人这样评价今天的“昆虫”。就如这个五一小长假,安宁八街留住了游客心,每天就有上万游客来到八街,在这里欣赏连片种植的玫瑰花美景,亲自体验制作玫瑰花糖。同时,还有刚刚推出的乃古石林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由本报推出的“红河深呼吸”特刊,为读者提供了最具特色的旅游攻略。根据红河州旅游局的统计,五一小长假有35万余人次畅游红河,这一数据同比去年增长了15.75%。
“昆虫”这个颇具创新意味的词语来自于州市的人们,他们把每逢假日就塞满当地各个角落的“云A”牌车戏称为“昆虫”。意指从昆明下来的,像虫一样铺天盖地、无处不在的旅游者。
“昆虫”没有明确的含义,但是在我们的理解中,“昆虫”不仅指昆明人,还指在昆明生活、然后以昆明为轴心,向各地辐射的旅游者,它包括了昆明本地人、在昆明工作的州市人,也包括了外来者。“昆虫”开始的出行方式并不单纯是自驾车,还有随团游和自由行等。
旅游其实是一种感觉,国内外一些旅游城市,论旅游资源甚至还不如昆明。但这些旅城市定位精准、凭借颇具吸引力的宣传和健全的营销策略,把一些潜在的旅游动机转变成实在的旅游行动。就拿被年轻人称之为“艳遇之都”的丽江,也让多少年轻人向往。还有这里的雪山音乐节,每年都吸引着大量游客。
游客经停昆明的时间逐渐减少
8年过去了,昆明旅游“二次创业”还在继续,昆明留不住游客的尴尬依然存在
4月30日上午9点,重庆的一个20多人的旅游团队乘坐K167抵达昆明。刚刚下火车就被导游带到火车站附近一家餐馆吃早点。“我们不在昆明停留了,一会儿我们就乘坐大巴车前往景洪。”导游一边联系旅游大巴,一边告知游客行程安排。
昆明为何留不住游客?一家国字号旅行社老总说,昆明留不住游客是市场规律,在昆明住一个晚上需要一两百元,如花两三个小时把游客拉到州市,住宿费100多元就搞定了,谁愿去花这笔冤枉钱呢?
著名旅游人士张凡说,不否认昆明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中包括世博园、民族村、西山龙门、滇池、圆通寺、大观楼等,还有通过'99世博会后,昆明的接待能力增强。但是残酷惨烈的市场竞争导致行业内恶性削价的竞争越演越烈。为谋求最具诱惑力的“直观价格”,旅行社不得不把并非最具诱惑力的大批昆明景点、景区从线路名单中删除,以保证低价运行中的微薄利润。只有风格独具的石林是这场“删除运动”的唯一幸存者。删除的恶果迅速显现——游客对昆明日渐生疏,为旅行社的删除平添底气。旅行社、游客联袂制造了一个循环噩梦,昆明不过是这场噩梦的牺牲品。
昆明市旅游局数据显示,虽然坐拥众多旅游资源,但昆明城市特色不明显,配套基础设施和旅游综合服务功能不完善,使昆明旅游业集聚发展的带动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城市的吸引力不足,加上旅游产品结构单一,致使国内游客在昆明平均滞留时间为1.98天,海外游客仅有1.6天,旅游消费水平不高,旅游综合效益尚待提升。
要摆脱昆明旅游产业“发光不发热”的尴尬局面,唯有改革,在2005年,昆明启动旅游“二次创业”。在初期,一位旅游局官员曾信誓旦旦地说:“我们在积极挖掘温泉度假游、会展旅游、高尔夫旅游,几个大型项目已经上马,不久昆明将成为旅游集散地和目的地,可成为商贸会展、绿色生态和康体休闲之都。中转站也好,鸡肋也罢,我相信困境只是暂时的。”
8年过去了,昆明旅游“二次创业”还在继续,昆明留不住游客的尴尬依然存在。“昆明旅游二次创业,每年都把数百万的旅游宣传促销费砸给国外和国内部分著名媒体,到底有没有效果,无人评估。” 一位旅行社人士如此评价。(记者 向星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