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驾一日游_上海攻略
找了个周末开车带着家人一起去上海游玩,在这个繁荣的城市里。到处都是摩天大楼和金融好中心。同时也保存着很多上个世纪的古建筑,时代感与历史感同存。
2012年9月30日星期日,晴。上海浦江两岸。
早上10点多小区停车场少了很多车,我们一家从大陆家嘴开车前往小陆家嘴(金融城),从100米宽的世纪大道进入,最早看到的就是著名的三幢摩天大楼。
24层楼的上海国际饭店作为上海最高楼的纪录保持了半个世纪之久,到二十世纪末(1999年初),一座世界第四、亚洲第二、中国内地第一的88层420米的金茂大厦(Jinmao Tower)傲然屹立在黄浦江畔,这幢集现代办公楼、豪华五星级酒店、商业会展、高档宴会、观光、娱乐、商场等综合设施于一体,深富中华民族文化内涵,溶汇西方建筑艺术的智慧型摩天大楼,成为当时沪上最方便舒适、最灵活安全的办公、金融、商贸、娱乐和餐饮的理想活动场所和标志性建筑。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总建筑面积38.16万平方米,高492米,是现在中国第一高楼。地上101层,地下3层。其中,94层至100层为观光层,79层至93层建成宾馆,7层至77层为办公楼层,3层至5层为会议设施;2层至地下2层是商业设施。此外,大楼3至5层的裙房部分将建成美术展览馆。
环球金融中心在设计上有许多亮点。大楼顶部镶嵌了一个倒梯形的"风洞",用来避免强风侵袭时超高层建筑可能产生的轻微摇晃;在"风洞"顶部、距离地面472米处的第100层,设计了一个长约55米的"观光天阁";在"风洞"底部的第94层,还有一个面积700平方米、室内净高8米的观光大厅。
在建的中国第一高楼是上海中心大厦,总高度达632米,目前高度已经接近金茂大厦,2012年结构封顶且部分投入运营,2014年竣工交付使用。将成为完全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摩天大楼。目前国内规划中的高楼都没有超过这个高度。
“上海中心”建筑外观呈螺旋式上升,建筑表面的开口由底部旋转贯穿至顶部,与金茂大厦经典隽永的塔形和环球金融中心简洁明快的立体造型形成鲜明对比。从天空向下俯瞰,“上海中心”非对称的顶部卷折状造型,与金茂的点状和环球金融中心的线状顶部遥相辉应,将进一步丰富上海的城市天际线。
朝右拐弯不进入隧道就是陆家嘴绿地,浦东陈列馆(唯一保留的老屋)在周边高楼大厦下显得这么矮小,但它留住了历史。
花坛的北面是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坐落于黄浦江畔浦东陆家嘴嘴尖上,与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群隔江相望,是上海最著名的地标之一。东方明珠塔高468米,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左右两侧和南浦大桥、杨浦大桥一起,形成双龙戏珠之势,成为上海改革开放的象征。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由三根直径为9米的擎天立柱、太空舱、上球体、下球体、五个小球、塔座和广场组成。东方明珠科幻城位于塔底,有森林之旅、南极之旅、魔幻之旅、藏宝洞、迪尼剧场、欢乐广场、激光影院、动感影院、探险列车等项目,精彩刺激。还有独一无二的“太空热气球”将您送上天空,尽览上海大都市美景。东方明珠塔内的上海历史博物馆是专门介绍上海近百年来发展史的史志性博物馆。通过珍贵的文物、文献、档案、图片,以先进的影视和音响设备,形象生动地反映近代上海城市发展的历史。馆内陈列分国中之国的租界、旧上海市政建设和街景、近代城市经济、近代文化、都市生活、政治风云等六大部分,全面地展示了上海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深刻变化。上球体观光层直径45米,高263米,是鸟瞰大上海的最佳场所之一。当风和日丽时,举目远望,佘山、崇明岛都隐约可见。旋转餐厅:位于东方明珠塔267米上的球体,是亚洲最高的旋转餐厅,浦江两岸美景一览无余,用餐可以免费参观东方明珠的三球一馆。太空舱建在350米处,内有观光层、会议厅和咖啡座。最上面就是广播电视发射的天线。
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的设计者富于幻想地将十一个大小不一、高低错落的球体从蔚蓝的空中串联到如茵的绿色草地上,两个巨大球体与塔下上海国际会议中心的两个地球球体,构成了充满“大珠小珠落玉盘”诗情画意的壮美景观。
花坛的西边是滨江大道,沿着黄浦江从东昌路码头至其仓栈码头,长约4000多米(不通车,以后还会向两边延伸),犹如一条碧绿的彩带,景色非常的怡人。在富都世界段,一个由旧码头改建的游艇码头上竖立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巨大铁锚和建造几个缆桩。由百余个喷水头组成的巨大喷水池中安装了彩灯,在夜色中大放光彩。滨江大道集防汛墙体、江边大道、亲水平台、音乐喷泉、游艇码头于一体,被称为浦东的“新外滩”,对岸的外滩一览无余。
沿着滨江大道走到海欧坊,毗邻东方明珠电视塔和国际会议中心,其主体建筑外形犹如一只凌波汲水、展翅欲飞的巨大海鸥,系上海标志性建筑之一。海鸥舫总建筑面积为6000平方米,有地下一层,地上三层。海鸥坊以本帮菜和海鲜为主要特色,品尝美食,一定得有风景做伴。论上海滩进餐风景的美丽,海鸥舫绝对是名列前茅的。姑且不论豪华大气的店堂布置,单是沿江的一排餐位绝对是观赏浦江风景的绝佳之处。入夜,华灯初上,江面灯火星星点点,店里的落地大玻璃窗宛若巨型屏幕,将这景色毫无保留地尽情展现。
10人一桌2600多元,团购只要1000元,非常丰盛。亲家从浦西赶过来一起聚餐,其乐融融。
海欧坊的门口就是游船码头,1小时120元,在黄浦江里观赏两岸高楼大厦。
陆家嘴到浦西的交通很方便,地铁2号线乘一站就到南京东路步行街;三条隧道分别通往南外滩、外滩、北外滩;还有一条观光隧道(采用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连续式轨道自动车厢无人驾驶运输系统,整个过江时间在2.5-5分钟,但价格贵,50元。),直通对岸的观光平台;还可以化2元乘轮渡船,在黄浦江上欣赏两岸美景。作为自驾游,应该沿着浦东南路朝南行,经过张杨路口的第一八佰伴商厦,过南浦大桥到浦西。
南浦大桥的南面是2010世博会地方,那年吸引了264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客流高达7300万人次,创下了历届之最。占地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园区位于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区域并沿黄浦江两岸布局,包括浦东部分为3.93平方公里,浦西部分为1.35平方公里。世博园五大场馆群分别为独立馆群、联合馆群、企业馆群、主题馆群和中国馆群。
2010世博会结束后上海保留了标志性的“一轴四馆”(世博轴、中国国家馆、世博会主题馆、世博中心和世博会文化中心)并对这些场馆进行功能转化,中国馆后续将转变为会展场馆,主题馆将转变为展览活动场馆,世博中心将建成国际会议中心,演艺中心将用作大型综合演艺场馆,世博轴的浦东部分将整体予以保留,合理转化为上海新型商业地带。
过了南浦大桥朝北开是中山东二路,老码头位于黄浦江畔,由原来的“十六铺”改造而建(十六铺形成于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很快从码头林立,范围从上海县城大东门外,西至城濠,东至黄浦江,北至小东门大街与法租界接壤,南至万裕码头街及王家码头街。及至20世纪初叶,十六铺已经成为远东第一港口,1947年这片区域共有48座码头。1980年代,十六铺仍旧繁华。“先有老码头,后有上海城。”作为工业重镇,十六铺见证了上海工人的力量。而散布于黄浦江边的短街小巷,则集中了老上海情调的核心元素。如今,绝大多数的十六铺码头已退出了历史舞台。),紧邻世博园游艇码头,是南外滩的新地标。
“阳光沙滩”是老码头地区的一个配套景观设施,建在沿江平台上,面积约为三四个篮球场般大小,周边放置着舒适的躺椅。沿着毛家园路往滨江方向走,在一个临时停车场边,可以看到一块“阳光沙滩”的指示牌,顺着指示牌再往里走即至,需要缴付20元。在沙滩的后方,还有一间小巧的冲淋房,供晒完日光浴后的游客冲凉使用。一期分为两块区域,广场部分与创意园区。这里在石库门砖石结构基础上添加了现代元素,汇集了酒吧、会所、餐厅等,是休闲娱乐和婚纱摄影的场所。
从十六铺通过外滩隧道可以快速到达苏州河北,从地面则直接进入外滩。
外滩(The Bund)又名中山东一路,是上海的风景线,观光的游客必到之地。全长1108米,南起延安东路,北至苏州河上的外白渡桥,东面即黄浦江,西面是旧上海金融、外贸机构的集中地,有“远东华尔街”之称。沿路为二十余座折衷主义风格的古典复兴大楼,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群”,哥特式的尖顶、古希腊式的穹窿、巴洛克式的廊柱、西班牙式的阳台都可以在此看到。近年来上海外滩天幕的后方又被新建的许多摩天大樓改变了不少。经过金陵东路原法租界,开过延安东路,就进入了这群古典建筑。
亚细亚大楼位于中山东一路1号,被誉为“外滩第一楼”,建成于1906年,原名麦克波恩大楼。其高8层,建筑面积11984平方米,占地1739平方米。大楼外观具有折中主义风格。立面为横三段、竖三段式。底段与上段均为巴洛克式造型,中段为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大楼气派雄伟,简洁中不乏堂皇之气。可谓简繁相怡,华贵典雅。现为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总部所在地。
外滩天文台位于中山东一路1号甲,在中山东一路1号的马路对面的黄浦江边,建于1907年,在最近的城市改造作将外滩天文台整个地向南移动了约50米。
东洋伦敦位于中山东一路2号,“东洋伦敦”是现东风饭店的别称,建于1910年,属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外貌既效法美国古典主义,又参照日本帝国大厦,故而得此别称。其始建于中山一路2号时,是当时上海最豪华的俱乐部——上海总会。大楼一楼为餐厅,二楼为国际海员俱乐部,其余均为客房。整个饭店设施齐全,装修精美,不愧为商务住宿的理想选择。大楼中所使用别致的半圆形的铁栅栏电梯是西门子公司制造的,距今已有90年的历史。现为东风饭店所在地。
有利大楼中山东一路3号,原名联合大楼,为美国有利银行所有,故称有利银行大楼。大楼于1916年建成,楼高7层整体仿效文艺复兴建筑风格。窗框多采用巴洛克艺术富有旋转变化的图案,大门有爱奥尼克立柱装饰,高大的落地专窗既有利于采光,又增添楼宇气势。整幢建筑是以门为中心的轴对称图形。故而给人以平和的感受。现为新加坡佳通私人投资有限公司。
东西合璧的日清大楼位于中山东一路5号,将日本近代西洋建筑与古典建筑风格相揉和的日清大楼,被人们称为“日犹式”。该楼是由日本清汽船株式会社与犹太人合资建造。它建于1925年,楼高6层,占地1280平方米,底三层装饰比较简明,上三层有古典立柱和雕刻花饰,凹凸感强。整个建筑立面均用花岗石贴砌,与外滩的其他建筑交相辉映。现为华夏银行和锦都实业总公司使用。
中国通商银行大楼位于中山东一路6号,1897年,中国人自筹资金开设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该楼是一幢假四层的歌特式建筑。大楼第四层有五个尖顶层面,原先还有十字架。第三、四层有小尖塔。大楼第四层是尖券形的窗户,一、二层是典型歌特风格的花窗棂窗户。这幢即将走过一个世纪的欧式建筑的意义远不止停留在具历史性与艺术性。可以说,就是它在中国金融史上划上了开篇性的一页。现为香港侨福国际企业有限公司所在地。
大北电报公司大楼中山东一路7号,是一座文艺复兴式风格的大楼。该建筑注重统一、对称、稳重,外立面装饰甚为讲究。每层都采用了古典风格的柱子,或用来承重,或只作为装饰。窗户四周图形多样,立体感强,近似巴洛克式。它的黑顶白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也不失一种优雅的感觉。这楼是现在的盘谷银行上海分行,自1908年建成以来,它已四度易主,最早称为大北电报公司大楼。现为泰王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和泰国盘谷银行上海分行所在地。招商局大楼位于中山东一路9号,作为中国自己经营的第一家新式轮船企业——招商局就是在此期间创办的。招商局建于1901年,该楼宇为座西向东的三层砖木结构。底层正门框向外伸出,正门两侧有高敞的拱形落地窗,二、三层立面用古典柱式装饰。大楼局部外墙用花岗石贴面。招商局大楼可视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滩建筑的典型。无论就具历史性或是艺术性而言,都值得我们前去观瞻一番。
上海市人民政府大楼和汇丰银行大楼位于中山东一路10-12号,属新希腊建筑,建于1923年,原系英商汇丰银行上海分行。英国当时将这座建筑自诩为从苏伊士运河到远东白令海峡的最讲究的建筑。建成时大楼门前放了两只引人注目的大铜狮,据说狮子铸成后,立刻就将铜模毁掉了。从而使这对铜狮成为绝版珍品,现已将其送入上海城市历史发展陈列馆。该楼八角形门厅的顶部,离地面20多米高处,有8幅由几十万块仅几平方厘米的彩色马赛克镶拼成的壁画。它宽4.3米,高2.4米,分别描绘了20世纪初上海、香港、伦敦、巴黎、纽约、东京、曼谷、加尔各答等8个城市的建筑风貌,并配有神话人物形象,还有24幅为神话故事中动物的形态,顶部巨大的神话故事壁画,总面积近200平方米。另有28根13米的意大利天然大理石石柱,其中4跟是没有拼接的巨石,据说世界上只有6根,另2根在法国卢浮宫内。
围绕这个花园的正是苏州河与黄浦江合流处花园密布的三角地带,这里的一组古建筑就是外滩源的核心,外滩“皇冠”上的一颗“明珠”。目前只保留了四处:
1.英国领事馆。
2.英国领事馆后面的新天安堂,建于1866年,当时叫联合教堂,它是外滩唯一没有改建或重建的建筑遗迹,十足保留了百多年前的原汁原味。它是一幢由青砖和红砖相间的美丽建筑,高33米,曾是苏州河南岸的制高点。
解放后成了工厂,我第一次工作就在这里报到,1974年工厂搬迁,改建成职工住房,直到最近外滩源改造,才使它恢复原样。(工厂和住房在里面搭成3层,外立面保持,只是少了尖顶。)
3.教堂的北面是划船俱乐部旧址,面对苏州河,现在只能看到一幢孤零的二层楼,完全重建的。不过,在楼房的两面外墙上均画有象征性意的衍架,表明东面原来是船库,西面有游泳池。那个泳池现在在地面铺了一段玻璃做象征,出发端还配有起跳台,也算一种纪念。泳池的门口还竖有一面当年的门楼,只有门洞没有围墙,现代人做起来一点不难。
教堂西面是圆明园路,路面铺设了深色九龙清花岗岩,成为了一条步行街。对面有8幢联排老洋房,是光陆、真光、广学、兰心、女青年会等保护的历史建筑,很是壮观,如此老洋房如此密集,这在上海也是非常少见的。其中北京路口的益丰洋行大楼最有看头,这幢1911年建成的大楼共有5层,平面近似矩形,立面沿北京东路直线展开,长达124米,顶部三角形山花作间断分隔。清水红砖,白色拱门,西北角入口和东北角穹顶等装饰为巴洛克符号,异域风情扑面而来。1949年前,这里曾是慎昌、古孟等洋行、美商万泰、中元轮船局、旅馆商同业公会、《新民报》社和新闻记者公会、中华全国基督教协进会和上海基督教公谊会、基督教女青年会全国协会、上海中华浸信会、基督教书店,民国政府外交部驻沪办事处、行政院侨务委员会上海侨务处等。现在这8幢老洋房全部整修一新,在各个大楼的一楼将陆续引入休闲餐饮、品牌专卖店等,给游客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4.从英国领事馆向北是外白渡桥,旧上海标志性建筑之一,架设在上海苏州河与黄浦江汇合处,为钢架结构下承式桥,是一座全钢结构桥梁,连接着苏州河南北的交通。桥有二孔,共长106.7米,车行道宽11.2米,两侧人行道各宽3.6米。
过去,苏州河近黄浦江的河口,一直靠摆渡过河。而且有好几个渡口,其中最靠河口的叫“外摆渡”。1856年,一个叫韦尔斯的英国人在外摆渡的位置造了一座木桥,就叫“外摆渡桥”。这座桥对外国人免费,对中国人则要收费,结果引起上海人民的反对。1873年,工部局在上游方向离“外摆渡桥”几十米的地方也造了一座木桥,取名“公园桥”,供市民免费通行,所以市民又把它叫作“外白渡桥”。就在这一年,原来那座“外摆渡桥”卖给了工部局后,被拆了。1906年,为适应有轨电车的通行,工部局将“外白渡桥”拆掉建铁桥,并于1907年建成通车。2008年4月,外白渡桥除桥墩以外部分被从原处拆下,并送往上海船厂进行大修,到2009年4月大桥以原貌回到原地,现载重为20吨。透过外白渡桥沉重的钢架结构,可以看到东方明珠的炫丽灯光。
这一片好风光将外滩源核心的四大要素包括全了:前英国领事馆花园、天安教堂及教会公寓、划船俱乐部和横跨苏州河口的外白渡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