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临美国圣路易斯谷 开启亲近自然的自驾游
【环球网综合报道】想要亲近大自然吗?想要与野生动物来个亲密接触吗?那就要到南科罗拉多州的圣路易斯谷了。它处于桑格利克里斯托区高山以南,圣胡安斯以西,距落基前山约125英里(200公里)。您还在等什么呢?跟着美国《国家地理》的脚步,开启一段亲近自然的自驾游吧!
圣路易斯谷全览
圣路易斯谷海拔7000英尺(约2130米),严格来讲它属于高原沙漠地貌。圣路易斯谷地下含有丰富的含水层,因而在多处形成了湖泊、沼泽和温泉。到十九世纪末,大部分的土地被开垦,灌溉渠与马车道穿梭其中。谷内湿地里生活着老鹰、涉禽、水鸟等野生动物。
每年三月初,庭鹤节(Monte Vista Crane Festival)会在此盛大举办,为庆祝迁徙至新墨西哥州和爱达荷州的千万只沙丘鹤。
阿拉莫萨小城
阿拉莫萨是一座拥有9000居民的小城,颇具地方风采。当地州立亚当大学内的卢瑟豆博物馆(Luther Bean Museum)里有对这片土地多元文化和历史的介绍,并且展出了一些独特的手工艺术品,包括纳瓦霍人(美国最大的印第安部落)纺织品与普布洛陶瓷。主街上,您可浏览Firedworks画廊,那里有摄影作品、美洲本土的陶器与珠宝手工,可以说将地方艺术呈现得淋漓尽致。若您想体验当地独特烹调手艺,请在El Charro咖啡厅驻足,品尝特色青椒食品。Calvillo店也有美味的青椒鱿鱼筒,可搭配一杯agua fresca(一种水果饮品)。
阿拉莫萨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
驱车从主街北部穿行格兰德河到达阿拉莫萨农场,您可在河畔上领略沿途野生动物。这处占地1.1万英亩(4450公顷)的湿地时常是涉禽的天堂,如美洲长脚鹬、白脸朱鹭,以及鸣禽、鹿和土狼等。
布兰卡峰
沿160号高速公路向西行驶,过桥后向北转上17号高速公路。显眼的布兰卡峰正屹立在您右手边。布兰卡峰是纳瓦霍人神秘的山峰之一,高达14345英尺(4372米),南峰最高。驾车约12英里(19公里),穿过莫斯卡,向东驶入6号乡道,便能看见写着“圣路易斯州立公园与湖泊”的公路牌。这是个绝佳的风景区,生活着各类猛禽与迁徙鸟群。
大沙丘国家公园
大沙丘国家公园由国会于2004年设计建造。这处占地233平方英里(578平方公里)的公园是美国新一批建造的国家公园之一。每年有近300,000游人来此观光沙丘以及生活在这里的野生动物。您可顺着园内一条路一直走临梅达诺溪,以便更便捷地到达沙丘以及莫斯卡溪风景区的公园。直到7月中旬,这里都流淌着宽阔的浅水。7月中旬后,浅水变得干涸,成为一条直达沙丘的捷径,但当有水流淌时,您将不得不卷起裤腿,拎着鞋淌过去。一旦您到达了沙丘,便可尽情地从沙丘上滚下来,或者您也可以选择近一个半小时的骑车自由行,途径曲折的道路到达高沙丘的顶峰(约198米)。高沙丘北部的星状沙丘是北美最高的沙丘,高达750英尺(229米)。公园里露营的营地有限,先到先得。在公园路以北4英里(约6437米)处有一个大沙丘旅店,内提供10间舒适的房间。在房间里,您可全览沙丘美景,更有室内泳池等着您。此外,旅店也提供沙丘游览车服务。
萨帕塔牧场
萨帕塔牧场自然保护区是一处占地10万英亩(4,0500公顷)的农场,由几个萨帕塔人合作经营。农场内有3处风格不同的住宿楼,全年提供15间宾客房间,包括主宿楼与牧场工人的宿舍。旅客可顺旅行路线或乘坐马车出游观赏北美野牛、羚羊、麋鹿和牛群。这片动物和谐共处的区域被称为塞伦盖蒂平原。
加兰堡
延160号路向南前进15英里(24公里)后向左即可到达加兰堡,它正处于城中心偏东。向南便是159号高速公路。这里离加兰堡博物馆很近,加兰堡博物馆曾是一处由基特·卡森指挥过的要塞。您可花上半小时领略这些土坯建筑物,重温这座19世纪时与军装火器密不可分的要塞。
圣路易斯
圣路易斯坐落在159号高速公路向南15英里(24千米)处。这是科罗拉多最古老的城镇,于1851年建成。这里木屋簇拥,中心广场上屹立着一座建筑迷人的教堂。顺着小径,您将走上一块平台,它是由大量Huberto Maaestas设计建造的铜雕而闻名。铜雕向世人描述了“苦路十四处”的典故(14个一系列通常伴有图像或雕像的十字架,按顺序摆放在教堂墙壁处,纪念耶稣受难旅途的14个阶段)。铜雕的微缩模型赠送给教皇约翰·保罗二世,现今保存在梵蒂冈博物馆。
昆布雷拉斯山
从圣路易斯向西出发,驶入142号开往马纳沙斯的高速公路,在285号科内荷斯出口处转向驶入17号公路。此时,您会惊奇地发现地貌从半沙漠逐渐进入树木葱郁的山脉,那说明您已经到达了昆布雷拉斯山,山脉海拔3053米。将车停靠在24号路牌处,那里山脉的风景和Conejo峡谷将尽收眼底。
终点站查马
驱车穿过科罗拉多州和新墨西哥州的州界,只需几公里就可到达查马了。夏日里,在昆布雷拉斯和托儿铁克道路上穿行的车辆,大多是人们来往于查马和安东尼托短途旅行。(实习编译:焦天慧 程晨,审稿:赵小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