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大通 寻找失落的古镇
大通的繁荣始于清末民初。1875年,江南盐务招商局设于大通。古往今来,城镇的级别及其行政功能,并不是自然发展起来的,而是由上一级政府指定,因而,一旦做出这样的决定,便会引发大量的移民,并进而形成市。得益于优越的水运地理位置,江南盐务招商局的设立,造就了大通空前的繁荣。和悦州上的“三街十三巷”,第一街为官盐机构,有银行、报馆等,第二街为商铺、茶楼、烟馆,第三街为居住,因地制宜,以与江岸码头的不同距离而布局不同的城市功能,错落有致,呈现出一幅“清明上河图”的繁荣景象。
大通古镇 20世纪30年代,大通发展到鼎盛时期,仅和悦街人口就超过五万,成了远近闻名的“小上海”。所谓的“小镇见证大历史”,正是指的这一段历史。然而这样的繁荣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抗日战争的爆发,大通一落千丈,并且在战争中被夷为灰烬。同时水运交通地位的降低更是成为影响大通发展的致命性原因。在这双重的打击下,战后的大通一蹶不振,无可避免地渐行渐衰败。
老街 辚辚的马车从铺着青石板的道路上飞驰而过,道路两边的老字号商铺里传来阵阵买卖的吆喝声,南来北往的货船停靠在码头,酒楼里有人正唱着小曲,滚着铁环的儿童从挑夫的身边跑过——曾经的大通,是个商贾云集,充满盛世风情的商业重镇,如今,只剩下澜溪街的青石板,滴滴答答地回响着往日的繁荣。
和许多古镇一样,年轻人不甘寂寞去了远方的都市,留下很多老年人守着这份曾经的辉煌,于是,澜溪街也老了。
98年的一场大水彻底断送了这个与澜溪街一水之隔的和悦街,居民纷纷外迁,曾今的“小上海”如今人去楼空。
天主教的塔楼 马头墙,青石板,完好的排水设施,证明着过去的发达与文明。但是,放眼望去,空无一人。墙上,还残存着百来年前商铺的字号;墙角,堆放着来历不明的陶器;厚厚的灰尘下,缺了腿的椅子还在艰难地站立着……耳边,是死一般的沉寂。
短暂的繁荣也带来了很多外来的文化,天主教的塔楼成了小镇人民生活的一部分。
一湖之隔,佛教的大士阁是虔诚的佛教徒们进军九华山的头天门。
角落里,一条龙正练着蛤蟆功 主持是位师太,据说90年代初单枪匹马来到大通,从无到有重建了大士阁。老师太很健谈,但举手投足间,我们发现她的左右手各有几个断指,或许,那代表着她人生中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总觉得师太不是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念圣贤经”的人,至少,她应该相当了解普通大众的口味,于是,她的五百罗汉堂门口,手持破扇子的济公乐呵呵地成了“迎宾小姐”。(图/文 c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