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酒店业迎转机
大消费行业半年报陆续披露,部分行业业绩从“火热”降至“冰点”。
疫情之下,航空业首当其冲。全球航空公司大幅削减运力,业绩亏损严重。遭受打击的还有酒店、旅游等行业,收入锐减成为普遍现象。
集体哑火
三大航发布的2020半年报显示,中国国航实现营收296.46亿元,同比减少54.61%,期内净利润亏损94.4亿元,去年同期盈利31.4亿元;东方航空实现营收251.29亿元,同比减少57.25%,亏损85.4亿元,去年同期盈利19.4亿元;南方航空实现营业收入389.64亿元,同比减少46.58%,亏损81.7亿元,去年同期盈利16.9亿元。春秋、吉祥、华夏等航空公司上半年业绩也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来自中国民航局新闻发布会的消息称,今年上半年航空业共完成运输总周转量319.1亿吨公里,为去年同期的50.8%;完成旅客运输量1.5亿人次,为去年同期的45.8%;完成货邮运输量299.7万吨,为去年同期的85.2%。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预测,今年全球航空客运需求或将同比下降54.7%,航空公司可能亏损843亿美元。可以说,整个航空业都遭遇了经营危机。
受到严重冲击的还有酒店业。
万达酒店及度假村实现营收2.46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7.03%,亏损3351.7万港元,入住率下滑到28%;君亭酒店实现营收8886.51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2.33%;首旅如家实现营收19.04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52.27%,归属母公司净亏损6.95亿元;华天酒店实现营收1.71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60.51%。
中国饭店协会公开数据显示,疫情期间住宿业成为受损最为严重的行业之一。今年一季度,全国住宿业平均入住率仅为18%左右,住宿业营业额损失较大。
旅游业的日子也难过。世界旅游组织(UNWTO)预计今年的国际游客人数将下降58%,这将使全球旅游业回到1998年水平。
A股上市公司黄山旅游上半年净利润亏损8842万元,进山游客数量下降了68%;峨眉山A上半年亏损过亿,进山人数同比下降超七成;张家界净利润亏损6159.55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6985.00万元,降幅达846.21%;另外11家综合类旅游公司中,中青旅、腾邦国际、众信旅游、凯撒旅业、曲江文旅、岭南控股等6家公司亏损额均超1亿元。
如何力挽狂澜?
目前中国国内疫情向好,二季度GDP增速已由负转正;加之国家出台政策促进航空、酒店、旅游等行业复苏,下半年或有转机。
今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旅游企业扩大复工复业有关事项的通知》宣布可恢复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跨省(区、市)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消费市场立即热情高涨,携程平台显示即时搜索量上涨500%以上。8月,东航国内航班量日均突破2400班,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的95%以上。
政策的调整,增强了市民的出行意愿,带动航空、酒店、旅游“一条龙”复苏。
疫情期间酒旅行业的重点是防疫安全。2月初,美团就联合中饭协与绿委会,发布中国酒店行业首个新型冠状病毒防疫自律公约。美团安心住酒店商家超100000家,生意恢复速度远超行业均值。
居民被压抑了半年之久的旅游消费需求正稳步恢复,市场活跃度有所提高,回升至57%。
据统计,今年五一假期全国接待游客总恢复率达58.97%,总旅游收入恢复率约为40.4%,“五一”当周销售数据环比上涨超过一倍。
国内航空旅游业也迎来复苏变量。民航局发布消息称,9月3日起,将先行恢复泰国、柬埔寨、巴基斯坦、希腊、丹麦、奥地利、瑞典、加拿大等8个输入病例较少国家至北京的9个直航航班。
除政策扶持复工复产外,航空、酒店、旅游业也在努力自救。
国内民航业在疫情期间投身“特别运输”任务。从“返岗专机”“复工包机”到“医运特勤”“国际驰援”再到“接回滞留海外的旅客”,总能见到民航身影。国内航司也采取了系列“自救”举措,推出“随心飞”等相关优惠活动。
事实证明,民航业因国内疫情得到控制率先触底反弹,二季度以来民航各项生产经营指标持续回升,行业复苏走在了世界前列。但全球疫情防控仍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国际方面的因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民航业的回暖。
万豪国际集团携手饿了么打破酒店餐饮消费的固有思维,在49城上线餐饮外卖服务;支付宝方面宣布与复星集团、华住酒店集团、首旅如家酒店集团、锦江国际集团等26家大型酒店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打造“数字酒店”;酒店行业不断进行产品服务创新和业态市场变革实现更多消费覆盖。
旅游行业逐渐复产,各地景区门票掀起了降价热潮。湖北省自8月8日起至2020年年底全省A级景区对全国游客免门票。山西、贵州、云南等多省景区实行门票半价优惠政策,苏州还推出了“1元游园林”特色活动。旅游公司还推出“云端游”“定制游”等更受年轻群体追捧的旅行线路。
业内人士指出,景区门票依赖的破除是推动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景区迭代进步、旅游目的地产业联动发展的探索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