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文庙状元桥艰难修复
太原文庙 面前的是一片断壁残垣,半圆形的池子早已没了池水,取而代之的是大片大片绿色的苔藓和零落的叶子,池内一角还散落着几根钢筋。池边散乱地堆积着大块的白色石条,周围杂草丛生,已经疯长到十几厘米高。
阳光穿过柳树,在碎石上留下斑驳的光点,柳叶在风中摇摆,似乎诉说着千年悲叹。谁能想到,这片废弃的水池,便是文庙泮池,而本该横在泮池上面的,是消失许久的状元桥。
“失踪”多年的状元桥被意外发现
文庙,是纪念祭祀我国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建筑。其规制之高,建筑技术与艺术之精美,在我国古代建筑类型中,堪称是最为突出的一种,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状元桥是文庙内的常规性配套建筑设施,建于泮池之上。泮池又称泮水,是古代学宫(又称泮宫)前的水池,状如半日形,内种荷花。状元桥拱形横于泮池之上,取弯弓射箭之意。相传古代学子来孔庙祭祀时,没有功名的,只能绕池而走;而有功名的士子,即可过状元桥。
记者绕过泮池,走过大成殿,找到了正在指挥工人装修黄土风情山西民俗文物展区的省民俗博物馆馆长助理韩全成,他停下手头的工作,向记者讲起太原文庙状元桥的故事。
早些年,大家只知道文庙内必有泮池,却不知道其具体位置,博物馆工作人员为此考证了多部史料、走访了多位老文物工作者,也仅得知状元桥毁于“文革”“破四旧”时期,泮池所在地和桥身残骸之处仍是一个谜。
2012年冬天,文庙院内有大树的树枝折断后埋于雪地,工作人员在清理地面树枝的时候偶然发现地表10厘米以下有大块石料,历经数月清理之后发现,这便是状元桥的残骸,泮池也随之被发现。
如今,状元桥原样已无处可寻,只有1956年的一张老照片还依稀辨认得出当年景象。“修泮池后,壮国学也!”韩先生告诉记者,现在的文庙,牌楼、照壁等基本修复完毕,唯独缺少泮池和状元桥。此次修复不但可以完善文庙的整体结构,而且修复本身便是弘扬国学、传承儒家文化传统的具体实践。“当年的状元桥特别漂亮!”韩先生略带兴奋地讲述起当年胜景,可说着说着却低下了头。他说,馆内目前的指导思想,便是尽全力做好状元桥的文物修复工作。现在的修复工作分为申报相关手续、筹集修复资金、准备修复材料三个方面,目前三方面都在同时进行。然而,令所有工作人员揪心的是,修复所用资金存在着巨大缺口,仅仅靠财政拨款远远不够,他们在今年9月祭孔之前完成修复的愿望成了一个问题。
向民众征集“黄土风情”民俗展品
“装修的时候别抽烟!着火了怎么办?这都是文物!”韩先生一边告诫装修工人一边对记者说,他已经在博物馆工作了36年,和这里的文物、花草都是“老朋友”,如今,他即将退休回家颐养天年,这些“老朋友”不知会由谁照料。说到这里,他叹了口气,一脸无奈。
彼此交谈之际,一位馆内工作人员前来向博物馆捐赠了一辆1970年的“飞鸽”牌自行车。韩先生说,这辆自行车即将陈列在“黄土风情”山西民俗文物展厅内,“这个厅啥时候能建好呢?”他说,其基本陈列设计大纲已经出了第二稿,展厅位于大成殿两侧,东西共21间。目前整体装修正在进行,但由于资金缺口,工程进度非常缓慢,同时博物馆内自身藏品很少,需要大量资金从社会收集展品。
“这一民俗展厅,体现的是咱山西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体现的是黄土高坡百姓是如何一辈辈过完一生的!”韩先生说,山西作为首都门户,地理位置十分独特。北方的农牧文化和南方的农耕文化交汇于此,形成了独特的晋商文化。在文化融合和经济交流上,山西非常具有代表性,这里的风土人情对于全国乃至全球都有代表意义。
尽管办展意义深远,但目前的情况是,就这样的一个蕴涵丰富社会意义和历史意义的博物馆,如今连门窗玻璃的拆除重装费都得精打细算,“把旧玻璃挪到前面去,凑合凑合用”。
艰难的远远不仅仅是资金缺口。省民俗博物馆的正式在编人员总共才20多个,而其中三分之二的职工都像韩先生一样再过四五年便要退休。更可怕的是,即将退休的职工都是有着丰富经验的老文物工作者(包括馆长在内)。
韩先生目前最担心的就是馆内文物的修复情况和展馆的建设情况,他说,一名合格的文物工作者需要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和多样的实践经验,年轻人别说培养了,馆内压根就没有几个年轻职工。在馆内人才即将青黄不接的情况下,韩先生和其他老技术骨干不得不加班加点,每个人都负担多项任务,只为了退休之前给馆里多做点儿事。“我们现在就是为了几十年的工作感情和历史荣誉来做事,我们不希望将来娃娃们看不到山西民俗的一丁点历史啊!”这名老文物工作者最后通过本报发出倡议,山西的历史文物是全体山西民众的宝贵文化遗产,希望民间有识之士尽量伸出援手积极参与保护修复工作,也希望向广大热心群众征集历史民俗文物,让它们在该馆展出,让全体山西群众共享历史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