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旧曲新唱”让更多人爱上非遗
陕西作为文化和旅游大省,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既有传统技艺的传承,又有歌舞表演艺术的沿袭。近年来,陕西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力度不断加大,今年9月初,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了《陕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传播等活动,提供了必要的资助、支持和指导。
老技艺焕发新活力
一群陕北汉子,头扎白羊肚手巾,腰缠大红绸带,在喧天的锣鼓声中腾挪跳跃,动作刚劲饱满,风格强健豪放,透着一股原始的生命张力,给人以强烈的震撼。这支来自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的安塞腰鼓表演队,从央视《丰收中国》2020中国农民丰收节晚会录制,到应邀参演电影片段拍摄,演出邀请应接不暇,进入大众视线的频次也逐渐增多。
被誉为“中华民族之魂鼓”“中华鼓王”“东方第一鼓”的安塞腰鼓,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国家级非遗项目安塞腰鼓代表性传承人刘延河是延安安塞人,1975年起师从高向成、曹怀荣学习腰鼓技艺,在继承传统打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逐步形成了自身独有的风格。
刘延河说:“如今,安塞腰鼓在地方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发展。因为演出活动多,所以很多年轻人愿意学习安塞腰鼓。安塞腰鼓还走进了当地学校的课堂,被当作体育课的内容,向学生们普及。” 通过进课堂的集中展示和表演,古老的安塞腰鼓焕发了新的活力。
用“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来形容西安鼓乐可谓再贴切不过。在今年9月举办的“艺术与设计名家讲坛之西安鼓乐文化”学术研讨会上,专家围绕西安鼓乐的古籍整理、保护与研究、守正与创新进行了深入交流。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张伯瑜表示,西安鼓乐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它是唐代宫廷音乐之一,安史之乱后流入民间,至今仍然保留着相当完整的曲目、谱式、结构、乐器以及演奏形式。西安鼓乐的乐谱曲目丰富了中华音乐文化宝库,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悉,陕西已启动了西安鼓乐传承发展十大工程,致力于培养、认定、扶植一批西安鼓乐传承人,建设西安鼓乐展示及学术研究基地(博物馆),并将西安鼓乐演出纳入陕西省惠民演出。
国家级非遗项目陕西渭南华阴老腔传承人张喜民带领的老腔艺人团,在2016年荣登央视春晚之后,近年来表演邀约不断。张喜民说,通过大力的宣传和保护,华阴老腔获得了更多机会登上大雅之堂一展魅力,无论是在国内重大的非遗文化活动,还是在世界各地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中均获好评。
互联网+带来新表达
值得注意的是,陕西绝大多数的非遗项目不是来自城市,而是来自乡村地区。如今,借助“互联网+”,陕西的非遗资源开始尝试适应升级的消费环境,衍生出融入现代生活的产品与品牌,逐渐成为陕西文化和旅游的新名片。
据了解,去年“双11”期间,某电商平台开设的手艺直播频道,将面花、剪纸、泥塑、刺绣等传统手工艺品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进行销售,为民间非遗的传承发展带来新的渠道。
笔者在“陕西非遗传承”抖音号上发现一条有11.5万点赞的爆款短视频格外显眼,视频中展示的是国家级非遗项目陕西秦腔,其评论区里有7400多条留言都是写给视频主角李爱琴的。
李爱琴深耕秦腔艺术60余年,是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由她主演的《周仁回府》连演2600余场,久演常新,被誉为当代“活周仁”。网友们纷纷留言:“她目光传神,眼睛会说话。”“老艺人活化石要多把秦腔艺术传给下一代。”借助新的传播形式,李爱琴和她热爱的秦腔艺术,在年轻人活跃的新媒体平台上,再次受到关注和点赞。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非遗技艺传承人成为优质内容创作者,通过直播和短视频的形式,分享非遗文化背后的故事,弘扬非遗文化内涵。
同时,因为传承人的核心性与不可取代性,加之传承人普遍年事已高,诸如华阴老腔、华县皮影等少部分非遗项目还面临着新老接替断档的尴尬。张喜民坦言,迫切希望通过互联网等新媒体的表达及相关政策的支持,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非遗事业,让年轻人成为非遗传承的实践者。
深度挖掘丰富新业态
据了解,当前绝大多数的线上旅行服务平台对于非遗内容的呈现都是标签化的,并没有形成主题,旅游目的地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非遗项目因缺乏与其他产业深度嫁接,难以有效转化为让游客真正感知的场景、故事、体验等。
有业内专家表示,简单地将非遗和景区叠加不会有长久吸引力,也不可能形成相关产业链,我们应挖掘当地的特色文化内容与旅游深度结合,丰富原有景区业态,尤其是当下需求较旺盛的夜间游,这样不但可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也可以增加非遗传承人的收入。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非遗传承人所承载的技艺、经验、文化记忆与教学能力,是非遗保护与发展的核心内容与动力来源。全行业应逐深刻认识到保护和传承非遗的重要性。
据悉,为保护传承好优秀传统文化,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采取了“立法式”“名录式”“抢救性”“整体性”“生产性”等方式,颁布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文件,使得陕西非遗保护的制度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不断健全,保护队伍不断壮大,非遗实践日益活跃,社会认同不断增强,取得了良好的进展。
目前,陕西已建立起国家、省、市、县(区、市)四级非遗代表作名录,包括国家级非遗74项、省级非遗600项、市级非遗1843项、县级非遗4061项。西安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王智把非遗保护工作总结成了四句话:记录历史、挖掘文化、传承精神、守护文明。王智表示,在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大背景下,旅游业发展必须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用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文化遗产的作用。希望能够通过各方努力,打造“文化+非遗+旅游”的新产业模式,让更多的非遗项目受到人们的关注,重新焕发光彩,让更多人了解非遗、爱上非遗。(何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