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古碉楼:犹如天神之居的人间堡垒
到了清代乾隆皇帝发动征讨大小金川的战役时,这种碉楼已遍布川西高原,成为清军难以攻克的坚固堡垒。为了攻打碉楼,清军将碉楼的分布、形态及碉内细节画成军事地图,广为传播,甚至在京师大营内也照葫芦画瓢地修筑了碉楼(如今在北京香山卧佛寺一带依然可见),用于战术演练,只是比例有所变化。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碉楼,大都应为清代以来的遗存。
这样的建筑是如何修建仍是谜 但也许这个结论下得为时尚早。因为迄今为止,各种科学考古方法还没有被应用在碉楼研究当中,例如对碉楼建筑材料进行放射性碳同位素的年代测定,或者对倒塌碉楼的堆积物进行考古清理,从中找到确切的实物证据进行考古年代学的考证……要探索碉楼的起源之谜,人类学家和考古学们还有诸多功课要做。
那么,人们建造这些高耸于山谷之间的铁灰色石砌建筑,所为何用?
古碉内部 长期以来最为常见的解释是,这些碉楼具有双重功能:既可作居住之所,也可作防御性建筑。从碉楼建筑的选址来看,多位于交通要冲或者河流、山谷入口等险隘之处,的确可以起到扼控敌军的作用,来敌之时,还可燃起烽火,相互通讯,一如长城的烽火台。其次,从碉楼内部结构看,各地发现的石碉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在砌筑石墙时会有意留出凸于墙面的石片棱角,交错着伸出墙体之外,可供人向上攀援踩踏。由此推测,碉楼内可能本不设阶梯,平时用一截树木斫成的独木梯供人上下,危急情况下抽掉木梯,既可守住每层楼的入口,亦可防止敌人攻进碉楼。这和《隋书· 附国传》中记载碉楼“于下级开小门,从内上通,夜必关闭,以防贼盗”的情形十分相似。其三,现存的川西北高原碉楼群中,有不少碉楼是和低平的碉房连成一片,碉房住人,碉楼御敌,形成集生活起居、军事防御于一体的多功能建筑群。这套从实用性出发的解释体系,因为有文献记载为依据,长期以来被大多数学者采信。但也有学者对这种最具“权威性”的解释体系提出了挑战。
相关阅读:
四川德阳:走进古蜀发源地的天府粮仓
四川:2013带着梦想去游那温柔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