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海南地方特色的戏曲表演 -
文昌公仔戏、三江公仔戏,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序号:236;项目名称:文昌公仔戏、三江公仔戏;项目类别:传统戏剧;申报地区或单位:海南省文昌市、海口市;编号:Ⅳ-92。
文昌公仔戏和三江公仔戏(又称木偶戏),是具有海南地方特色的戏曲表演艺术品种之一,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因它产生比海南大戏曲剧种———琼剧还要早,故琼剧艺人称公仔戏艺人为“师兄”。
公仔戏,是传统戏剧类,同属木偶戏,它们融文学、美术、音乐、戏剧于一体,是根植于民众之中的民间艺术瑰宝。1930年,人文学者陈铭枢《海南岛志》记载:“戏剧之在海南,在元代出现手托木头班之演出。”公仔戏一般从海南元代出现手托木头戏算起,在海南岛有四五百年了。手托木头戏的表演形式被琼人吸收后,以海南方言、民歌、民间器乐曲演化成唱腔,溶入唱腔,溶入琼人的思想意识和生活习俗,演绎历史故事和本地民间故事,使它成为有海南特色的艺术品种,海南民间另命其名为“公仔戏”,以示其与大陆各地的“木偶戏”有别。
几个人就能组成一个戏班,奏乐的人叫做“文牌”。演出的公仔是一些木头疙瘩雕刻成的人偶,必需有人来操纵它们。操纵的人被叫做“驶公”。公仔戏班的全部家当,都可以载在一辆三轮摩托车,也就是当地人俗称的“三脚猫”上面,一接到活儿,演员们就拉上家当“突突突”地前去开演了,十分轻便。但在以前,戏班人员要用手举着公仔或用担挑着家当走乡串村的表演,有时叫上几个爱听戏的戏迷一同前往,戏迷都有戏瘾,喜欢热闹,一听说有戏听就会高高兴兴地帮忙抬着家当前去了。公仔戏班中的有些演员,他们白天是耕地的农民,晚上常常到各乡镇去表演,又成为演员,这样的日子让他们感到很惬意。
细数三江公仔戏的家当,就是几条长板凳,然后铺上木板就成了台底。在台底上面,用木条搭成一座小房子模样的台架,可大可小,一般能站下几个操纵木偶的表演者,然后在台架的外面挂上漂亮的手工绣制的布景,一个小戏台也就搭成了。有时候连台底都不用,操纵者直接站在地面上表演,也一样精彩。布景一般能遮住操纵者,操纵者站在幕后用手托高木偶来表演,观众只会看到木偶的表演。
随着公仔的表演和唱腔唱词的不同,幕后的操纵者常常也会做出相应的动作和表情,有时候会比公仔还要丰富和动人,在幕后或者在戏班排练没有布幔遮掩的时候,你才能看到与木偶融为一体的传神表演。
公仔戏的公仔就是木偶的头部,都是用木头雕刻而成的。早些时候,公仔头部都比较小,大约30厘米左右,上半身则是用藤条竹篾编织成肩膀,双手也是用木刻而成的,穿上宽大的戏袍遮掩住下半身,然后用靴、鞋代脚,木偶身上插的木棍或藤条放在靴、鞋后面,直插入头部藏于体内,以便操纵者掌握,靴、鞋也可以遮住操纵者的手。到了后来公仔头部和身体内还设有机关,让眼睛能随之转动,嘴巴能够闭合,舌头能够伸缩自如。
偶像有生、旦、净、末、丑、佛祖、女娲、海龙王、圣母、雷公、雷婆、老虎、仙女等20多种。偶像表演程式有手势摆动、拱手作揖、跺脚、拂袖、跪马、射箭、玩扇花,罢牛耳、打虎架、滚翻,眼睛转动,嘴巴张合、双手抓拿等10多种,根据剧情的需要灵活运用。
三江公仔戏早期的时候,一般只演武打的“科白戏”,只有念白,没有唱腔,一般是用锣和鼓伴奏。后来吸收了兄弟剧种的腔调和本地民歌的曲调,开始有了自己的唱腔,在清朝康熙年间时,公仔戏已经形成了“板腔为主,并有少量曲牌”的唱腔体系。常用的唱腔有中板、高腔、程途、小曲等30多种。
公仔戏表演全部用海南方言来演唱,而且公仔戏艺人的特长就是一人能演唱多种不同角色的唱腔,而且他们不仅能唱古装戏,也可以唱现代文明戏,算得上是全能艺人。
演出的剧目除了外地传入的杂剧、传奇剧目外,还有本地艺人根据传说和本地故事改编而成的戏目。据不完全统计,公仔戏继承传统剧目大概有《罗卜挑经》、《三江考才》、《张文秀》、《搜书院》等500多个,新剧目大约有100多个。根据其表演形式和内容可以分为三大类,就是武戏、文戏和现代戏。
公仔戏的表演者们都非常善于观察事物,而且熟知民俗俚语,表演既生动又通俗,不时会让人捧腹。好象“喉咙里咽一块,嘴里嚼一块,碗里放一块,筷子上夹一块,眼睛还看着一块。”一个贪吃者的形象,就这样让他们描绘得栩栩如生了。
“公仔戏”班的表演,常常是遵循主人办什么事,就演什么戏,比如主人家的小孩“对岁”也就是满岁,戏班就演他金榜题名,紫袍玉带走金阶。对老人家来许个愿则是“不得高脂,不患冠心,不吃百岁来问我”。往往这时,通俗生动又符合大伙心意的表演能让全场都沸腾了。
一张台,几块幕布,数十个木头偶像,道具不多,十人成一戏班,便可唱一台戏。至今,在海南的乡村、城郊的节庆、祭祀、祝寿、婚礼等活动中,都可以看到公仔戏的演出。
因为它有演艺人员精悍、设备简易、活动方便的轻骑特点,所需演出戏酬不多,一个村只花上几百元就可供全村和邻村人观赏上一个晚上。一个有名的公仔戏团往往在全岛演出活动。
在解放前,它每到一处演出都会吸引众多观众。直到文化大革命前,公仔戏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形式,文革间被当作“四旧”禁止演出活动。民间艺人们被迫放弃了自己喜爱的表演艺术。
改革开放后,公仔戏进入几年时间的短暂繁荣。这段时间是公仔戏最吃香的日子,可惜这样的好景不长。
由于新潮文化的冲击,年青观众的流失,尚存的公仔戏团已经“青黄不接”,属濒危传统剧种,急需采取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专家建议,对公仔戏进行全面系统的保护:一是偶像制作,二是征集和保护公仔戏的剧目,三是培养熟悉操纵导演偶像的艺人和演奏的乐手,使之代代相传,为农村培养文化艺术活动骨干,四是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进行宣传,并通过展演、比赛等活动,扩大公仔戏的影响,培养新观众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