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陵墓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使得鄂尔多斯市显得尤为耀眼。其中尤其是
成吉思汗陵墓,一位功绩卓著的领袖的“家”,一个民族的灵魂的象征,一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以其美丽的风景和极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吸引着各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成吉思汗陵墓不仅有着现代旅游的重要因素,更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
成吉思汗简介
成吉思汗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他在统一蒙古诸部后于1206年被推为大汗,且建立了蒙古汗国。他即位后展开了大规模的军事活动,版图扩展到中亚地区和南俄。1226年率兵南下攻西夏,次年在西夏病死。 至元二年(1265年)十月,元世祖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庙号为太祖,至元三年(1266年)十月,太庙建成,制尊谥庙号,元世祖追尊成吉思汗谥号为圣武皇帝。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至大二年(1309年)十二月,元武宗海山加上尊谥法天启运,庙号太祖。从此之后,成吉思汗的谥号变为法天启运圣武皇帝。
成吉思汗之死的推测
成吉思汗原名铁木真,出生在一个蒙古部乞颜孛儿只斤氏的富贵家庭。经过多年的征战,统一了漠北草原各部。1206年,他建立大蒙古国,尊号“成吉思汗”,蒙语意为“像大海一样伟大的领袖”。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征讨西夏时死于军中,当时只有66岁。
据《蒙古秘史》记载,在出征西夏前一年,成吉思汗的身体状况已经不是很好,就出现了一些状况。在一次打猎的时候,从马背上摔下受伤,并发起高烧。当时进攻西夏的计划已定,但是由于吉思汗因身体不适,就考虑退兵。出人意料的是在双方使臣交涉过程中,西夏将领阿沙敢不出言不逊,使得成吉思汗大怒,于铁木真抱病出征。最终虽然灭亡了西夏,可惜的是成吉思汗也死在军营里。因此有学者据此认为,成吉思汗是病重致死。
除此之外,曾经于13世纪40年代出使蒙古的罗马教廷使节普兰诺•加宾尼,在其传世的著作中却说成吉思汗是被雷电击中身亡。而著名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留下的记载中称,成吉思汗是在攻城时中箭而死。不过这些都很平常,其中最离奇的一个说法是于清朝成书的《蒙古源流》,该书说是成吉思汗俘虏了美丽的西夏王妃古尔伯勒津郭斡哈屯,这位王妃在侍寝时刺伤成吉思汗,然后投黄河自尽,成吉思汗也因伤重不治而亡。而目前,史学界和考古界对于成吉思汗的死因,大多倾向于《蒙古秘史》上的记载。
成吉思汗陵墓简介
成吉思汗陵,坐落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境内的巴音昌呼格草原,是历史伟人、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象征。它以迷人的草原环境,神秘的人文景观彰显着草原帝王陵的雄姿。成吉思汗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成吉思汗祭祀,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陵墓宫殿布局
陵园占地面积约550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是由三座蒙古式的大殿和与之相连的廊房构成,建筑雄伟,典型的带有蒙古民族风味的建筑。它分正殿、寝宫、东殿、西殿、东廊、西廊6个部分。
成吉思汗陵的主体是由三个蒙古包式的宫殿一字排开构成。三个殿之间有走廊连接,在三个蒙古包式宫殿的圆顶上。金黄色的琉璃瓦在灿 烂的阳光照射下,熠熠闪光。圆顶上部有用蓝色琉璃瓦砌成的云头花, 即是蒙古民族所崇尚的颜色和图案。
中间正殿高达26米,平面呈八角形,重檐蒙古包式穹庐顶,上覆黄色琉璃瓦,房檐则为蓝色琉璃瓦;东西两殿为不等边八角形单檐蒙古包式穹庐顶,亦覆以黄色琉璃瓦,高23米,整个陵园的造型,犹如展翅欲飞的雄鹰,极显蒙古民族独特的艺术风格。
正殿正中摆放成吉思汗的雕像,高5米,身着盔甲战袍,腰佩宝剑,相貌英武,端坐在大殿中央。塑像背后的弧形背景是“四大汗国”疆图,标示着700多年前成吉思汗统率大军南进中原,西进中亚和欧洲的显赫战绩。
后殿为寝宫,安放四个黄缎罩着的灵包, 包内分别供奉成吉思汗和他的三位夫人的灵枢,灵包的前面摆着一个大供台,台上放置着香炉和酥油灯,甚至还有一些成吉思汗生前用过的马鞍等珍贵文物。
东殿安放着成吉思汗的第四子拖雷(元世祖忽必烈之父)及其夫人的灵柩。自窝阔台及其长子之后,蒙古族皇帝都是拖雷的子孙,所以其地位极为显赫。
西殿供奉着象征着九员大将的九面旗帜和“苏勒定”。苏勒定即为大旗上的铁矛头,成吉思汗南征北战中,用它指挥过千军万马,传说成吉思汗死后,其灵魂便附在其上,因此在蒙古人民认为苏勒定是非常神圣的。
正殿的东西廊中有大型壁画,主要描绘的是成吉思汗的出生、遇难、西征、东征、统一蒙古各部等重大事件。壁画还表现了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统一中国,定都北京,于公元1271年正式改国号为元,并追封成吉思汗为元太祖的盛况。
陵墓迁移
1954年4月23日,成吉思汗陵寝回迁之后首次大祭在伊金霍洛旗举行。
成吉思汗陵寝不是一直在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在1939年,成吉思汗陵寝曾经西迁至甘肃省榆中县兴隆山。
汗陵寝当初西迁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在“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的政策驱使下,相继占领内蒙古西部大部分地区后,于当年10月下旬在归绥成立了伪蒙古联盟自治政府,将归绥改名为“厚和浩特市”。
这时,日本侵略者看到成吉思汗陵在蒙古族中具有极为崇高神圣的地位,便想以成吉思汗陵作为一种筹码来要挟蒙古族的王公贵族,以实现继建立伪满洲国后,让蒙古族成为日本侵略者分裂中国的又一个目标,便在1939的春天打起了成吉思汗陵的主意。
当时,日本军方面秘密派遣间谍潜入了内蒙古伊克昭盟(现鄂尔多斯市)境内,假扮蒙古人偷偷会见了各旗的王爷,并想说服他们支持日本军方将成陵搬迁到日占区。还要与会的各旗王爷一起去绥远,被以伊克昭盟盟长沙王为代表的各旗王爷断然拒绝。
日本人看这个提议被拒绝,就威逼此前奉命到包头假投降的伊克昭盟副盟长阿王写信给沙王,“既然你们不想迁成陵,那就把成吉思汗的兵器‘苏勒德’请到包头祭祀。”以达到把全内蒙古人笼络到伪蒙政权周围的目的。
沙王制造了一个假的“苏勒德”送到包头,这样才堵住了日本鬼子的嘴。然而,凭借当时驻扎在伊盟的国民党的一些游杂部队,以及各旗保安部队,这点力量根本无法与日军抗衡,成吉思汗陵的安全仍然受到威胁,因而有了“成吉思汗陵西迁”之举。
国共重要领导人支持西迁
1939年,沙王赴重庆述职期间,向国民政府建议将成吉思汗灵柩迁至青海省西北部柯尔洛果贝子旗,蒋介石当即同意,并且委任沙王和绥远省政府主席傅作义、晋陕绥边区总司令邓宝珊等为起灵致祭官,沙王为主祭官,奉移经费从国库拨发。
在确定安陵地点时,考虑到成吉思汗攻打西夏时曾经经过甘肃,因此决定将成吉思汗灵柩暂移至甘肃省榆中县兴隆山。与此同时,令蒙旗独立旅旅长白海风率部保卫成陵。在返回伊盟的途中,沙王又去了延安。沙王向毛主席汇报了伊盟的形势和迁陵的事宜,毛主席十分赞同他的西迁计划。
成陵回迁伊金霍洛旗
在成陵西迁14年后,1953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应广大蒙古族人民的要求,向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呈上恳请将成吉思汗陵迁回伊金霍洛旗的报告。
周恩来当即就批准了这份报告,并做出了重要批示,第一,拨付80万元专款以新建成吉思汗陵寝。第二,由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组建请灵和建陵委员会。第三,让相关部门全力配合迁陵活动。
在当时80万元人民币可是个了不得的数字,从这个数字可以看出,中共中央对成吉思汗陵的重视,对成吉思汗的正确评价和认识,也看得出是对蒙古族的一种关怀。
1954年3月15日,由伊克昭盟盟长鄂其尔呼亚克图、达尔扈特乡乡长宝锁儿等29人组成的内蒙古自治区迎请成吉思汗灵柩代表团,乘车赶赴西宁,准备迎回草原人民日夜思念的大汗灵柩。
3月29日,请灵代表团全体成员会同青海省有关领导以及西宁市数万群众,在塔尔寺举行了隆重的成吉思汗灵柩回迁请灵大典。
大典结束后,成吉思汗灵柩、忽兰哈敦灵柩、苏勒德等一并被请入卡车,驶出了塔尔寺,驶出了西宁,后在兰州改乘火车,踏上了回归故里的征途。
4月3日,成吉思汗灵柩、忽兰哈敦灵柩、苏勒德等以及随行的达尔扈特人和请灵代表团抵达呼和浩特。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及各团体代表400多人在呼和浩特火车站举行了隆重的迎祭仪式。
4月7日,成吉思汗灵柩被安放在1939年西迁时的陵地里,忽兰哈敦灵柩重归小伊金霍洛。成吉思汗之灵回到了阔别15年的故土,成为人们瞻仰和纪念的圣地。
4月23日,成陵回迁之后首次大祭在伊金霍洛举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乌兰夫任主祭人,并且发表了激情洋溢的讲话。随后,自治区主席乌兰夫向成吉思汗陵敬献了哈达和奶酒,点燃了象征光明的酥油灯,又献上9只全羊。这时,全场响起了欢呼声。
陵墓之最
1、成吉思汗陵旅游区是世界上最大的蒙古历史文化旅游景区。
2、天骄大营中的“天下第一包”是世界上最大的蒙古包。
3、气壮山河是世界上最具蒙古特色的“山”字型门景。
4、铁马金帐是世界上唯一再现成吉思汗铁骑的大型军阵。
5、亚欧版图是世界上最大的展示蒙古帝国横跨亚欧的疆域图。
6、蒙古历史文化博物馆是世界上唯一收藏、展示、研究蒙古历史文化的博物馆。
7、长达206米的《蒙古历史长卷》油画是世界上最长的油画。
8、蒙古历史文化博物馆是世界上唯一以蒙古文字(汗)为造型的建筑。
9、达尔扈特人是世界上唯一近八百年来世代祭祀成吉思汗的守陵人。
10、成吉思汗陵是世界上唯一保留祭祀文化最完整的成吉思汗祭祀场所。
温馨提示:
这里最热闹、最隆重的日子,是每年农历三月十七;这一天是成吉思汗建立不朽战功的日子,要举行隆重的祭奠“苏勒定”大会。
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有关巴林左旗天气详情,欢迎拨打我们的24小时在线免费咨询热线:,竭诚为您服务,同时,我社将为您推荐众多内蒙古旅游路线(点击查看详情)。祝你旅途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