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鼓浪屿教堂大搜罗
鼓浪屿是基督的福音在中国最早登陆的岛屿之一。1842年2月,美国归正教会宣教士雅裨理来鼓浪屿宣教。一百年间,在不足2平方公里的海岛上,基督教各教派纷纷来此传福音,来到岛上的教派包括新教各宗派(美归正会、英伦敦公会、英长老会、安息日会等)、天主教及各华人自立教会(小群会、真耶稣教会等)。一座座庄严雄伟的教堂,成为鼓浪屿上万国建筑博物馆中最珍贵的藏品。
一、复兴堂
地址:复兴堂位于鹿礁路73号(复兴路2号)。
简介:复兴堂其实现在的复兴堂是一个新教堂,属于倪柝声所领导的聚会所运动(亦称小群会)的堂会,。五十年代,黄家渡聚会处由王得恩长老负责,他积极响应吴耀宗的号召,带领信徒加入三自。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教会停止一切活动,教堂被某建筑公司占用。1980年元旦,教会恢复聚会。王得恩分别在厦门新街堂、鼓浪屿三一堂和黄家渡122号带领信徒聚会。但是,聚会处没有自己的会所,一直租用黄家渡122号的华侨房子。
1988年由于开发建设需要,黄家渡会所将被征用。1989年开发商以利益为诱饵,想要王得恩妥协。但是他坚持以教会利益为重,他说:“就是自己没有住处,也不能妥协。”他把租用的旧房子修理起来,开始正式聚会。后来开发商根据国家宗教政策,给予五六十万元的赔偿,为新会所建造预备了一半资金。1995年,教会在鼓浪屿复兴路旁得到一块地皮,于是开始建筑教堂。1997年新堂落成。
二、天主堂
地址:天主堂是鼓浪屿上最美的一座教堂,位于鹿礁路34号,是摄友及婚纱拍摄最常去的地方,由于寻找方便,天主堂也是被游客拍得最多的地方。
简介:天主堂建筑为典型的哥特式建筑,是厦门地区仅存的一座哥特式天主堂,由西班牙建筑师设计。前部为钟楼,共三层,一层为入口,二层为歌经楼,三层为钟塔。中、后部单层,中为礼拜大厅,后为祭台。天主堂平面采用早期最简单的巴西利卡式样,有4个尖拱形成主厅,呈一般教堂的拉丁十字形,祭坛在北侧,长方形大厅被两排列柱纵分,形成多面连拱的柱间,柱面勾勒自然,教堂的柱子断面为梅花状,柱头为爱奥尼克式飞卷,悬吊彩蓝色珠网天花,具回声效果。整座教堂以哥特式尖塔为主,尖拱尖窗,连立面装饰、门媚窗棂、镂空女墙也都是尖形的。特别是正面,举目所望,均为尖塔艺术,四层塔式尖顶,递次上升,尖端置一十字架,高耸挺立,外型表现了强烈的造型感染力。
三、协和礼拜堂
地址:原鼓浪屿第二医院中。
简介:1863年,在鼓浪屿的外籍基督教人士“三公会”(美国归正教会、英国伦敦差会、英国长老会)捐款在鹿耳礁合力建造了 “国际礼拜堂”。此为鼓浪屿上最早的教堂。1911年教堂进行大翻修,改称“协和礼拜堂”,也叫“英国礼拜堂”。1912年4月,礼拜堂曾一度作为厦门基督教青年会会所。此教堂供外国人使用,中国人一般不进入。当然也有些精通英语、家世显赫的中国人受邀参加礼拜。因而教堂又被当地人称为“番仔礼拜堂”。(“番仔”为闽南语对外国人的通称)。据说,当代文学大师林语堂与夫人廖翠凤1919年曾在此喜结连理。
协和礼拜堂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还办过幼儿园。49年后,协和堂董事部的负责人回国后把该堂及其资产送给中国教会。归回中国教会后,由闽南大会驻委会派人负责接用,每主日举行礼拜,但人数不多。1951年3月底,闽南驻委会接受鼓浪屿三一堂和福音堂的长执会联合申请,将协和堂交由两堂负责。1952年停止聚会。此后,协和堂交给第二医院使用。1974年4月,由于第二医院发展的需要,这座教堂差点被拆毁用于建设第二医院药剂房,但在国家一级建筑师白家欣先生极力周旋下,用貌似破坏实则保全的方法,在教堂周边加盖一些楼房,虽然教堂被楼群所遮盖,但却使教堂得以保存,等待着重现天日的一天。这一等就等了近半个世纪,2009年5月,经过两年的努力,协和礼拜堂于今年下半年才得以重见天日。
四、福音堂
地址:在鼓浪屿晃岩山麓购地。
简介:1901年,福音堂由厦门泰山、关隘内两堂联合提倡创建的,在鼓浪屿晃岩山麓购地,当时华人购地大为不便,乃藉西人差会之名代购,主要由华人信徒自筹资金着手开建,于1903年落成,该堂设计技巧,建筑牢固,体形可观,占地面积375平方米,建筑面积421平方米,可容纳一千左右人。福音堂建筑为英式风格,正门四根立柱为方形简洁朴素,乎展的线条和山墙上的山花浮雕,具西欧韵味,玻璃窗外为百叶寓为打开的圣经。
1926年,经厦门区会审批为“鼓浪屿堂会”。此会为华人自治、自养、自传之教会。该堂曾与英伦敦公会合办“福民小学”,附设“女子家政研究社”。由于该堂信徒增加甚快,教堂容纳不下,故又分设教会,于1930年在内厝沃树兰花脚的公平路建筑一座石砌讲道堂,系为福音堂的支会。二年后又建乡村教会即白石支会。五十年代,堂会加入“三自”,1958年该堂合并于三一堂。文革中,该堂成为高频厂厂房,福音堂牌号被毁,堂内重隔双层作为厂房和宿舍,几乎面目皆非。改革开放后,落实宗教政策,1987年,高频厂搬走,产权退还教会,该堂重新回到教会怀抱。2001年,该堂由三一堂负责翻建成立百合园托老院。
五、三一堂
地址:鼓浪屿。
简介:三一堂建筑独具一格,呈十字立体式的罕见造型,四方八面排水的黄瓦屋顶上,居中矗立着八角钟楼,顶尖的十字架高耸云天。红墙装饰着流畅的三角形线条,四面敞开十二道大门、十六扇窗户极为宽大,具有通风、采光、疏散的实用特点。堂内长宽同等的十三米跨度墙体上,巧用无柱钢梁拱券的屋架,加上天花木板吊顶,显得高大堂皇又带来极其科学理想的音响效果,成为本堂建筑最具特色的一绝。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观赏,其雄伟非凡气势,都无不令人叹为观止。
六、讲道堂
地址:鼓浪屿内厝沃兰花脚公平路18号。
简介:1930年,福音堂的信徒增多,教会遂在鼓浪屿内厝沃兰花脚公平路18号建立支堂,称讲道堂。1941年6月,教会与三一堂合作开展鼓浪屿逐家布道事工,把鼓浪屿分为三个布道区,推举王淑禧女士为逐家布道团团长,并在一周内完成全鼓浪屿逐家布道,拓展了福音在鼓浪屿的传播。
鼓浪屿沦陷时,鼓浪屿堂会(即福音堂)首任牧师陈秋卿到菲律宾“探视教会”,1948年,陈秋卿牧师到台湾定居,讲道堂牧师为陈其凯和欧阳淑身。50年代初,教会加入三自。何恩及和周美丽两位女传道到教会侍奉。1956年,何恩及和陈其凯被福建三自会按立为牧师,何成为中国首位女牧师。1958年,伦敦会系统的福音堂、讲道堂并入三一堂。
文革中,讲道堂被占用,现在我们依然可以看到该堂的墙体上有很多文革时期的痕迹。据资料称该堂已为教会收回。但如今的讲道堂却已成为鼓浪屿红堂生活旅馆,教堂内改建为上下两层做游客的标准房间,讲道堂已失去了教堂的功用,早已被岁月抹去了痕迹。
七、安献堂
地址:鼓浪屿鼓声路14号。
简介:1904年苏门答腊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郑提摩太到厦门鼓浪屿宣教,闽南神道学校校长郭子颖受其影响,加入安息日会,成为坚定的传道人。郭加入安息日会后即在鼓浪屿传道。他先在泉州路81号建立福建最早的安息日会布道所,后迁自鼓声路14号。
上世纪三十年代,来华传道的安德纯牧师夫妇在鸡母山西侧买下一块石头山地6千余平方米(今鸡山路18号),请来了一位名叫富师的惠安建筑师,就地开山取石平整土地。在安的授意下他设计一幢根据闽南特色可以就地取材完全使用花岗岩石砌成的教室大楼。1934年一幢白色花岗岩三层校舍屹立在山头上,该楼坐北朝南,为花岗岩条石建成的全石构建筑,共3层,建筑面积1005.6平方米,平面为封闭式内廊布局,建筑沿中轴左右对称,中心部位入口处以四根圆柱、三角形山花和台阶为装饰。屋顶为平顶式,四周设高1米的石砌女儿墙。该建筑为美国建筑师设计,受当时欧洲新建筑的影响,注重功能和结构,立面处理简洁、明快。前面二楼凉台采用四支整体条石的圆形石柱托着三角屋顶具有美式情调非常壮观是鼓浪屿唯一以条石堆砌而成的三层方块大楼,既有闽南地域的特点又有美国大楼的风格的建筑艺术。
安献堂在竣工当年就奉献给安息日会。为纪念安夫妇的功绩所以取名“安献楼”做为女子学校之用,取名“美华女子学校”。1937年更名为“美华三育研究社女社”。1935年顺利开学女生70余人教员20人。安息日会在鼓浪屿发展很快,当时设在鼓声路14号的礼拜堂已无法满足需要,于是,1938年,礼拜堂迁到安献楼二楼。1951年,安息日会加入“三自”,文革期间停止聚会。教堂曾一度改为小学,现安献堂为基督教厦门美华老人疗养院。
八、四纵松礼拜堂
地址:鼓浪屿内厝澳路352号。
简介:四纵松礼拜堂是我们寻找的最后也是最难找的一个建筑,它位于内厝澳路352号。为小群会所建,早已不再聚会,据网载,四纵松礼拜堂在文革时期曾为鼓浪屿群力电木厂,现成为民居。但我们找到该处寻问当地居民时,居民推荐出一位号称“百事通”的老者与我们对话,他说四纵松礼拜堂在文革时期被光学仪器厂所占,他就是该厂的老职工,如今教堂已归还给教会。
但当我们按着他的指示找到“内厝澳路352号”时,这个建筑却是新建或新翻修的,大门上挂着马拉巴的字样,这是一幢被改建的度假旅馆。据“百事通”说,再上边的那幢建筑才是四纵松礼拜堂。由于那建筑根本没有一点教堂的模样,我们一帮摄友被搞得一头雾水。如此说来,四纵松礼拜堂的确切地址应该是354号,而不是网上忽悠的3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