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宰客“攻略”:导游一日数换游客被层层转包
春节前的香港一日游,让70岁的张芬(化名)整个年都过得郁郁寡欢。
由于家住西北,张芬对香港一直怀有憧憬。今年赶着机会,就在深圳一家旅行社报名,跟团去香港一日游。
可谁知一日游成了一日“坑”,不到10个小时,赶场似的跑了七个景点。除了筋疲力尽之外,对香港的印象几乎等于零。再有就是一条“铂金”项链,被导游强迫以2000多元(人民币,下同)买下,回来一鉴定是假的,如今撂在角落里戴也不想戴。
由于大量劣质旅游产品的存在,一些香港游几乎成了“坑人游”:市场上充斥的零团费旅游产品,实际行程几乎全被购物占据,而且必须在导游指定的店购物,购买到的也多是假冒伪劣产品。
不少内地游客就像一群任人宰割的绵羊,商家、旅行社﹑导游甚至大巴司机都能从中分得一杯羹。
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认为,香港游种种乱象的根本原因是监管缺失。
廉价团费陷阱
张芬报名时,旅行社提供的行程单列出了七个景点,包括黄大仙﹑ 金紫荆广场(攻略) 和太平山顶等。费用仅每人88元,包含交通和景点门票,看上去非常吸引人。
按照旅行社的要求,张芬早上7:30到深圳皇岗口岸集合,等了一个半小时,才开始出关。随后的一日游,与其说是看了七个景点,不如说是在各个购物点之间奔波。
“要么在车上,要么在购物,景点只是让瞄一眼。”张芬说。
她还回忆称,在一家购物中心,她被要求必须买东西,不然导游和领队的脸色就很难看。购物中心出售珠宝﹑巧克力﹑摄像器材等等,价格都较贵。在导游软硬兼施的“攻势”之下,她和她的团友每人都花了一两千元到8000元不等。
在深圳,开价七八十元的香港一日游产品满街都是。在深圳宝安区的一家旅行社,本报记者看到香港一日游88元的广告,当问及为什么这么便宜,销售人员称是在搞特价,但周边居民表示大半年来这家旅行社标的一直是这个价。
在旅游业摸爬滚打6年的朱西告诉本报,那种一日游,一般涉及五六个景点,七八十元的团费连交通费和门票都不够,如果没有专门的购物环节,旅行社保本都不可能,何谈盈利。
她还说,即使是那种号称没有购物环节的“纯玩团”,收费高一点,仍有很多导游会强迫购物。“导游一般没有底薪,或者底薪很低,加上很多旅行社的导游都没有导游证,旅游局很难监督,这些人不担心违规操作受处罚,更是肆无忌惮。”她说。
旅行社的“皮包”生意
事实上,很多香港游旅行产品根本就没有一定的操作规范,而是临时拼凑的。许多旅行社是皮包公司,平时根本不养导游,组团时才临时从导游公司请导游。
朱西在深圳一家小旅行社负责一个小组的业务,但她并不拿旅行社的薪水。据她介绍,旅行社分成各个业务小组,各组组长自行招聘员工,自负盈亏,对外用旅行社的名义去招揽游客,每年按照一定的比例与旅行社分成。
“旅行社和导游的收入主要是回扣——旅行社拿大头,导游拿小头。导游一月下来能赚一万多元。”朱西说。
旅行社的业务组长则能月入两三万。老家四川的朱西,几乎年年都顾不上回家过年。春节期间香港游特别火爆,许多内地游客大年初一去香港。今年开年以来,朱西半个月便接了1000多名游客的单子。
朱西在接到游客报名后,就通知旅行社安排导游等人员。据称,她所在的公司并没有专门的导游,都是临时从导游公司请的。
宋丁解释说,这种模式很普遍,小旅行社为降低成本,并不设立专门的业务部门或聘请导游。这样一来,在出现纠纷时,他们也容易推卸责任,导致游客投诉成本高。由于明知游客“等不起”,投诉往往不了了之,旅行社更加肆无忌惮。
回扣是旅行社和导游的主要收入,所以导游诱导强迫购物时也就不遗余力。朱西自己也曾被强迫购物。据她回忆,当时导游说:“你报名的时候就应该知道,团费这么低,肯定有购物环节。既然贪了小便宜,就得买东西。”无奈之下,她只得花800元买了4个在内地售价几十元的电子表。
“我明知是假货都不好意思不买。那些老年游客更容易被导游忽悠,花上几千元买些假冒伪劣的产品是常事。”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