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旅游

辽宁发掘内涵外延发展大遗址文化旅游

2018-01-30 20:00:11

  辽宁有丰富的大遗址资源,庙后山遗址、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姜女石遗址等名扬世界。目前,辽宁的部分大遗址已经成为旅游胜地,如牛河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但还有更多的大遗址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还有一些大遗址鲜为人知。总体来说,辽宁的大遗址文化旅游发展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具有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此,两会期间,民盟辽宁省委员会提出了关于依托大遗址发展文化旅游的建议。

  开发与大遗址相关的文化产品

  建议由省领导负责协调和领导,文化、旅游、发改委、城建、财政等有关部门以及大遗址所在地的市、县政府均参与其中,厘清各部门的关系,明确权利和义务,打造一个顺畅高效的组织领导体系。

  建立大遗址文化旅游联席会议制度,不定期召开会议,审议大遗址文化旅游发展重大事项,协调解决大遗址文化旅游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并落实解决方案。

  建议进一步完善大遗址的保护设施,同时根据大遗址的具体情况,分别建设遗址公园、遗址博物馆,更好地保护文物并充分展示大遗址的历史文化价值。加强大遗址周边的环境管理和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建设,完善交通、供电供水、周边指示标牌、餐饮住宿等设施。此外,建议组织专家和艺术家开发与大遗址相关的文化产品。

  深化每个大遗址的内涵与外延

  此外,加强与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博物馆的科研合作,发挥集体智慧,深化每个大遗址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提升大遗址的保护和研究水平,积极邀请国内外文物保护专家、文化学者、有关艺术家开展实地调研,开设专题论坛、培训讲座等,为大遗址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全面提升大遗址的展示水平,满足游客的体验需求。大遗址展示与旅游开发非常重要的一点是通过对历史文化的深度挖掘,创新遗址展示与历史文化体验的游憩方式,建立内容丰富、游览紧凑、结构合理的游憩结构,创意独具特色的品牌形象,延伸产业链,形成遗址保护展览与文化体验的产业体系。

  借助新技术提高保护和观赏水平

  在大遗址保护和利用中,可积极借鉴和引进物理、化学、生物和计算机学科等新技术,提高大遗址保护利用水平。可采用虚拟现实技术,让游客对虚拟世界中的物体进行考察或操作,同时提供视、听、摸等多种直观而又自然的实时感知;利用红外线感应查询系统对不可触摸性遗址进行展示,游客只需将感应器对准自己感兴趣的器物,就能够通过屏幕获知它的前世今生等,这些方式将极大地增加大遗址文化旅游的体验性。

去旅游特价线路
相关文章
全国免费电话:4006968188旅游预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