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阳特色风俗习惯
2019-12-24 00:00:57
河洛大鼓
河南曲种。清光绪末年,河南洛阳一带演唱洛阳琴书的艺人与南阳的鼓儿词(又名“单大鼓”)艺人合伙演唱。他们结合以后,互相吸收融化,在洛阳琴书唱腔的基础上吸收了鼓儿词的曲调,废弃了老式扬琴和八角鼓等乐器,改以坠琴、三弦、四胡等伴奏,以书鼓、月牙钢板击节。
由于曲调新颖动听,受到群众欢迎,逐渐流传到河南各地,并继续吸收了河南坠子、山东大鼓等演唱艺术,形成了一种新的大鼓书形式。主要唱腔有“平板”、“悲平板”、“小数板”、“五字垛”、“飞板”、“凤凰三点头”、“滚口白”等,而以“平板”为基本曲调。平板是包括起腔、落腔的一个严整的曲体,六句为一段落,长于叙述,腔调多为半说半唱。河洛大鼓板式灵活,除平板外,还有带伴奏的散板韵白,以及紧板、垛板,紧打慢唱的飞板等。有长于抒情、节奏平缓的曲调,也有适于表现高昂激越情绪的曲调。
著名艺人张天培吸收河南坠子唱腔、唱法创造的“天培调”具有独特风格。传统曲目多取材历史故事,长篇有《双鞭记》、《温凉盏》等;中篇有《双锁柜》、《鸾凤配》等;短篇唱段有《取长沙》、《截江》、《打关西》等。反映现实生活的曲目有《焦裕禄风雪探茅屋》、《巧摆地雷阵》等。
皮影戏
皮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在河南、山西农村,这种拙朴的民间艺术形式很受人们的欢迎。
皮影戏是中国的一门古老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千百年来,这门古老的艺术,伴随着祖祖辈辈的先人们,度过了许多欢乐的时光。皮影不仅属于傀儡艺术,还是一种地道的工艺品。它是用驴、马、骡皮,经过选料、雕刻、上色、缝缀、涂漆等几道工序做成的。皮影制作考究,工艺精湛,表演起来生趣盎然,活灵活现。
元代时,皮影戏曾传到各个国家,这种源于中国的艺术形式,迷恋了多少国外戏迷,人们亲切地称它为“中国影灯”。
其制作过程是:首先,将皮子泡制、刮薄、磨平,然后,艺人们将各种人物的图谱描绘在上面,用各种型号的刀具刻凿后,再涂抹上颜色。雕刻时,一般都用阳刻,有时也用阴刻。绘画染色讲究女性发饰及衣饰多以花、草、云、凤等纹样为图案,男性则用龙、虎、水、云等纹样为图案。
忠良人物为五分面,反面人物为七分面。人物造型与戏剧人物一样,生、旦、净、丑角色齐全。制成的皮影高的达55厘米,低的有10厘米左右。皮影人的四肢和头部是分别雕成的,用线联缀而成,以便表演时活动自如。一个皮影人,要用五根竹棍操纵,艺人手指灵活,常常玩得观众眼花缭乱。不仅手上功夫绝妙高超,嘴上还要说、念、打、唱,脚下还要制动锣鼓。演皮影的屏幕,是用一块1平方米大小的白纱布做成的。白纱布经过鱼油打磨后,变得挺括透亮。演出时,皮影紧贴屏幕活动,人影和五彩缤纷的颜色真切动人。皮影道具小,演出方便,且不受场地限制,演员也不需正规训练,所以深受人民的喜爱。在皮影戏盛行的地区,人们会亲切地称它为“一担挑”艺术。
洛阳高跷
高跷在我国流传甚广,但豫西高跷自成一体,种类繁多,精彩骇人。高跷属民间舞蹈的一种形式,艺人们腿绑高跷,在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舞姿以雄健、惊险为主。仅以道具“跷”而言,分高、中、低“跷”三种。
高“跷”达丈余,惊险挺拔,手能触天,多为跷队之领头,低“跷”动作剽悍复杂,花样繁多,一面大旗被跷手舞得哗啦啦直响,而且在跷上还能表演各种节目,如杂技、魔术、地方戏、武术表演等,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表演起来惊心动魄,多为跷队之主体。而中“跷”既有高“跷”之险又有低“跷”之“花”,为跷队中所不可缺少的部分。在高跷传统之乡,经常组织大规模的表演,尤其是成群结队的儿童脚踩高跷列队演练,煞是好看。
排鼓
排鼓是鼓类乐器的新品种。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初,由中央广播民族乐团蔡惠泉、杨竞明等根据民间常用的中型堂鼓和腰鼓改革制作而成,以后又不断有所改进。
排鼓由五个大小不同、发音有别的鼓组成一套。鼓身高29至33.3厘米,上口面直径16.7至37厘米,下口面直径11.7至37厘米。每个鼓的两面鼓框外径相同而内径不一,可发出音高不同的两个音来,故五个鼓有十个音。每个鼓的两面都装有调音设备,调音幅度可达四或五度,可根据实际需要定音。鼓身固定在一个可以升降的特制鼓架上,鼓架上端为“u”形架,鼓身置于架中可以翻转进行音高选择。
排鼓发音激烈、跳荡,高音坚实有力,中、低音宽厚宏亮,尤擅于表现热烈欢腾的情绪。在乐曲《山寨的节日》、《海上锣鼓》、《龙船锣鼓》中,均有排鼓的独奏乐段。
洛阳水席
洛阳水席有高、中、低档之分。如今高档水席有海参席、鱼翅席、广肚席;中档水席有鸡席、鱼席、肉席;低档水席为大众席,以肉、粉条、蔬菜为主。由于洛阳水席风味独特,味道鲜美,咸甜酸辣,一菜一味;上至山珍海味,下至粉条、萝卜,都能做出一席菜,可适合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要,因此洛阳水席历经千年,经久不衰。
“西辣鱼片”、“油炒八宝饭”、“甜酒山渣涝”、“生氽丸子”等菜肴,增加了海鲜、甲鱼、蛇羹等原料,使水席在档次上有了很大提高。洛阳宾馆对水席进行大胆改良,在二十四道菜中挑选出“牡丹燕菜”、“连汤肉片”等代表菜,做出了十六道菜的改良水席。洛阳旋宫大厦推出牡丹水席宴,冷菜“国色天香”由六个冷盘组成,红、绿、黄、白的颜色,逼真的牡丹花造型,犹如朵朵牡丹在餐桌上盛开。热菜也以牡丹花造型,汤里面漂浮着各色“牡丹花”。如果正逢牡丹花开的季节,你还能亲口品尝到厨师用牡丹花烹制的水席。
旱船
旱船多在乡村农民家中演出,每逢农历春节,它要从农历正月初一活动到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节),它表演的目的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大吉大利。旱船表演人数一般有6-7人,一位女演员立于旱船中,称为“船娘子”,两人手拿“连响”,相当于撑舵人员,还有一人饰演小丑,右手拿一把破蒲扇,左手拿一把桨,鼻子被抹上白色的粉,在旱船周围来回扇动蒲扇,从而引发观众的笑声,其余人在边上敲锣打鼓,伴奏乐器有:大锣、小锣、鼓、镲等,旱船便根据节奏的变化进行表演。开场的一阵锣鼓音乐结束后,拿连响的表演者会穿插表演唱,在旁的伴奏人员也会在每一段内容结束后的最后一个唱词附和着伴唱,但锣鼓声仍不停止。
乘船者不止一只船,三、五成群,一线儿排开,与“船公”默契配合,时起时伏,随着“波浪”旋转、颠簸,犹如是水上跑船时的生动画卷。
在表演中,一般是一个艄翁引多只船前进,也有的是双公划一只船前进,还有的是多船没有“艄公”而由一只船在前边领头前进。在前进中,要跑出各种平时训练好的套路,起伏波动、生动活泼,吸引着看“红火”和视节庆的人们。
近几年来,跑旱船在原有基础上又有发展。一些农村里,将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摩托车装饰成“旱船”,也有的将自行车装饰成“旱船”,由人驾车,结队前进,在前进中跑出、表演出各种各样的活动图案,形成各种各样的套路,也十分吸引观众。
关林庙会
关林庙会起源于对关公的祭祀。据洛阳关林庙碑记载:“内葬灵首,汉时有庙”、“历晋唐宋元……数百祀于此。”百姓出于对关公的敬仰,对神灵的敬畏,前来祭拜祈愿,关林庙会因而产生、发展起来。至明代,随着皇帝对关公的逐步加封及全国关庙的普遍兴建,关林庙会日益兴盛,明神宗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关林已形成数万人聚会的“关王冢会”,香烟荡荡,百姓云集。
当时既丰盛的祭品,也有民间灶火前来助祭。到了清朝,祭祀关公最为隆重,每年正月十三春祭、五月十三诞祭、九月十三秋祭均有地方官主祭,附近“关帝神社”助兴,声势浩大。关林庙会也由秒内延伸到庙外,这时期除原来出售香、帛、蜡以外,民间小吃摊贩开始出现。由于庙会规模扩大,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各种交易活动逐渐增多,关林庙会由原先纯粹的祭神、娱神庙会,演变为物资交易集市,并使庙会脱离关林,导致关林市场的最终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