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景勾人腊肉勾心 好想去城口耍一趟
2013-06-27 09:00:19
城口县高观镇,有机蔬菜种植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 重庆晨报记者 甘侠义 摄 重庆晨报讯(首席记者 任明勇 记者 罗薛梅)“美景勾人,腊肉勾心。好想休个年假,去趟城口,玩转大巴山,大快朵颐,大碗喝酒,抛掉一身的疲惫和烦恼。”这是观音桥写字楼年轻白领翁昌轩的微信自述,引用的图片是重庆晨报记者的城口腊肉和黄安坝摄影作品。
主城白领
想找个周末去城口休假
自上周日重庆晨报开始推出“走转改·城口行”系列报道以来,晨报记者随手拍摄的景象展示了城口这座位于秦巴山区深处的盆景之城,引起了类似于翁昌轩的主城读者的关注。
去过城口的,勾起了以前的回忆,他们对比现在和过去的城口城区和乡村,试图找出些许变化。没有去过城口的,总想抽个时间去看看,尤其在这个比往年热得早的夏天,去高山大草原黄安坝歇歇凉,白天对着蓝天来张自拍,晚上躺在草坪上数星星。
翁昌轩正在计划安排他的城口行。“等下个月底城万高速路通车后,再去。”他的计划是,找个周末,带上家人,星期五下了班就出发,抵达城口的时间在晚上10点左右,在县城住下来,星期六一早再出发,边走边玩,目的地是黄安坝。
有可能当天晚上不住黄安坝,下山随便找一个低山河谷地带的农家乐住下来,晚上搞一次烧烤,下河摸鱼或游泳,星期天睡个懒觉,上午在乡村转悠转悠,吃了中午饭往主城走。“预计到家天还没有黑,可以好好休整,星期一上班。”
以前城口
留给他有些难过的回忆
重 庆晨报的报道,勾起了2006年离开城口到主城区工作的陈世国的回忆。他说今年清明节,他回了趟城口,变化很大,道路宽了、楼房高了,连滨江路也有了,县 里的医院也引进了不少人才,改善了医疗环境,这让他最欣慰。然而,就在几年前,因为医疗落后,他看着他的好朋友离去。
2006年,陈世国还是城口县民政局局长,一个星期天上午,他和蔡姓副县长开会,会议直到13:30才结束,“我们就在政府的伙食团吃饭,饭还没吃好,蔡副县长说自己不舒服。”陈世国想开车送他去医院,被蔡拒绝了,“说是小病痛。”
可这一句话竟成了两人的永别。“当时我们饭都还没有吃,就接到消息说,他走了。”陈世国说,如果不是因为当时城口的医疗条件比较差,这位年仅42岁的副县长也不会走得这么早。
今天城口
让他想回家感受变化
何雄东是重庆市体育局纪检组长,在2003年到2006年间,他在城口任县委副书记、纪检书记。
对于城口的印象,何雄东说如果没看重庆晨报的报道,印象最深的还是几年前的场景———坐车从主城到城口十二三小时的车程,让他几乎是两个月才回一次家,“主要都是出差、开会才回主城区。”
路途的遥远,何雄东可选择少回家,但到各乡镇路途的艰辛,他却无法回避。“那时我们要到各乡镇调研,基础设施差,乡镇公路也没有硬化,有时上山要一两个小时才找得到一户人家。”
在群众的家里,何雄东心里非常不好受,“六七十岁的老人,连城口县城都没去过,可以说房间里没一件像样的家具,煮饭都是用绳子把锅吊起来煮。”
而更让何雄东纠心的是,这些地方的娃娃们上学,早上五点都要起床,走3个小时山路到学校,放学后又走3个小时山路回家,到家时天都黑了。“那时候县里经济不太好,财政收入一年也才几千万,现在好了,一年至少有好几个亿了,高山移民也移下来了。”
已有好几年没到过城口的何雄东说,从离开城口后,他几乎都没再去了,但这次,他决定在7月,城万高速路通了后,去趟城口,亲身感受城口的变化。
城口风光无限,请扫描魔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