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旅游

老汉口英伦生活:英领事馆驻留汉口长达86年(图)

2013-07-15 09:01:36

  1861年,英国人在汉口设立第一个外国领事馆;时隔150年,英国政府又决定在武汉设立总领馆。同为英国领事馆,两者的意味却已大不相同。前者是耻辱的殖民入侵,后者是国力提升之后的友好往来。

  旧日的英国领事馆依然保存至今,位于天津路10号,但早已不是最初的样貌,而它所记载的一段岁月,也已经永远地成为了历史。

老汉口的“英伦生活”

  若不是尖顶上的十字架依然矗立闪耀,从天津路经过的人都很难注意到这座并不高大的建筑,即使有意去寻,也得费一番周折。而当终于站在它面前,心头是深深的疑虑和不能置信,这就是昔日无比尊贵的英国领事馆?怎会如此毫无气势、倾颓残败?

  旧时的英国领事馆是连绵成片的建筑群,如今只剩下这幢已然荒废的小楼,被高大的围墙层层围住。一株枝叶繁茂的大树几乎将楼体完全遮掩,墙头疯长的野草,显示出久未住人的迹象。一旁或许也曾为办公楼的建筑,已经被凿空改作了停车场。

老汉口昔日很繁华

  只有那透着浓浓英式风格的墙面、独特的拱形雕花门窗,坚固气派的外观,还依稀可见当年统领英租界、睥睨汉口的恢弘盛景,但更多的,都已消陨在时光里。

  建于1861年的旧英国领事馆,距今已有150余年历史,原有房屋包括领事馆办公楼共4幢,其中有领事官邸13间和办公室、住宅23间,以及雇工住房7间,面积1813平方米。如果算上周围花园的话,共有近2万平方米。如此庞大的建筑群和花园,搁在如今寸土寸金的汉口,绝对是难以想象的。

  英领事馆驻留汉口的时间长达86年,彼时的老汉口街道拥挤脏乱、嘈杂不堪,民生凋敝,但英租界内却是另一番景象,住在租界里的英国人过着和当地人不相往来的、独立的、高华人一等的殖民主义者的生活。他们的日子过得闲逸奢靡,一直保有喝下午茶的优雅习惯,并且还建有巨大奢华的西商跑马场,面积是解放公园的三倍。

  1924年,有人撰文描述汉口当年的租界风景:“大厦连云,洋楼高耸,园圃夹于其间,林木葱郁绿叶参差,街道宽整,俄界用沥青,其它用细沙,洒水润之,时时清扫,无纤尘,较沪为优……”。由此可见,租界内的风流富庶,即使与上海相较,也是丝毫不弱的。

  但英国人也并非毫无烦恼。习惯了温和湿润的海洋性气候,乍一来到武汉这样寒暑分明的地带,的确有些难以忍受。但他们自有应对之道,砖墙门窗厚实,将寒流阻挡在室外,加上壁炉里温暖的火光,日子如同英伦岛一般平静闲散。

  岁月有双翻云覆雨手

  1951年4月,英国驻汉领事馆关闭,正式撤馆那天,最后一位离开的英国驻汉代总领事是赖尔先生。赖尔走出官邸的拱顶大门,走下五级石头台阶,两扇木框玻璃门在他的身后关上。他离开汉口,并且再也没有回来,标志着一段历史的彻底结束。

  86年,对汉口来说,是一段非常漫长的年月,有许多发黄的往事早已被时间的风吹散,无从考证。但是无论人事如何更迭,房子依然立在当年的地方,以无声的语言诉说过往。

  时过境迁,一个多世纪的风雨过去,曾经风光无限的英国领事馆早已不复当年:大花园被平地而起的居民楼替代,官邸和住宅也因各种原因逐年毁损。站在破败的门楣下,仰望曾经的钟鸣鼎食之地,很难不让人感叹命运的翻云覆雨手,穷富荣辱,变幻不过朝夕之间。

  旧的已远走不可追,也不必追,因为历史总在往前发展,一幢楼的衰败反衬的是时代的进步。英国人第一次在汉设立领事馆,意味着我们被迫接受一个外来民族的入侵,只能以仰望的姿态羡慕着霸占我们土地的殖民者的生活,而今,我们是以开放的姿态接纳新的英国领事馆,以利于两国平等往来。这段从屈辱到尊严的道路,我们走了150年。

  (来源:武汉壹周)

去武汉旅游特价线路
相关文章
全国免费电话:4006968188旅游预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