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北的第二天,行程很赶。早上起床,我们要先运行李去第二日住的民宿。随后,要在剩余的5个小时内完成台北故宫和淡水两个地点的行程。
在台北预订的民宿叫“安的部屋”,先前搜攻略看到好评不断,所以在照片不多的情况下勇敢的预订了。具体位置在捷运站忠孝复兴站旁边大约5分钟路程,交通是非常方便的。马路对面还有崇光百货,时间紧迫,直到最后我们也没能进去逛逛。
按照房东给的地址,我们来到一栋老旧的房子门前,确认了好几次才肯定没走错路。看到破旧的大门,挤进狭小的电梯,我默默地在想是不是被网络营销给骗了,朋友们也在一旁长吁短叹。
在门口按门铃数分钟无人应答,更是让我们对这家民宿的印象大大减分。无奈之下,再次拨通房东的电话,女房东让我们再稍等片刻。她说她现在不在房子里,但她将用远程操控帮我们把门打开。话音未落,只听到清脆的“咔嗒”一声,门开了。
远程操控开门!我们瞬间被震惊了,先前几乎被扣光的印象分迅速回升。在一栋破旧的老房子里面感受物联网高科技的魅力,这种冲击实在太大。
踏进屋子,房内设计呈现欧式田园风格,门口还有咖啡机正在工作,屋子里飘着浓浓的咖啡香味。环绕房间一圈之后,我们对这间民宿很是满意。
房间面积不大,但是布置的比较温馨,而且洗衣机、冰箱等设备很齐全,配合在台北市中心的地理位置,是一间性价比很高的民宿。
在民宿对面,就有一间小S老公投资的面包房“胖达人手感烘焙”。几乎每一样面包都可以试吃。
我们试吃了一圈下来都差不多饱了,只是不太好意思只吃不买,就象征性地买了两个面包。
面包标榜是纯天然酵母烘焙制成,品种很多,外表比较质朴,味道还不错,但是比起在高雄吃的吴春宝面包还是有不少差距。
在小S面包店解决了早餐,我们马不停蹄地赶往台北故宫。故宫不能坐捷运直达,只能先到士林站再转公交车或者搭计程车。
北京故宫看建筑,台北故宫看文物,不假。台北故宫确实很简陋,和紫禁城一比弱爆了。但若是比较起两边的宝物收藏,那北京故宫只能乖乖俯首称臣。以前课本上讲的翡翠白菜,核舟,周王鼎,陶渊明真迹,还有《富春山居图》等,都能在此见到真身。
故宫博物馆外墙是黄砖绿瓦的设计,馆内严禁拍照。门票可以用青壮卡打半折,另外可租用一台电子语音导览机100台币,方便了解文物的来龙去脉。
来故宫,主要都是到3楼看镇馆三宝:毛公鼎、翡玉白菜和肉形石。抵达的时间刚好与旅行团游客重合,因此所有前往3楼的通道全都大排长龙,搞得人心浮气躁。馆内展区不大,2小时差不多可以走马观花的逛完所有馆藏。
在馆内也能很明显感受到不同地区的不同气质,凡是跟小学生一样站的规规矩矩安静听导游解说的,八成是日本团。至于还有一类游客,直接冲到展品前并向同伴大声招呼道:“快来,看这个,看这个!”,对身旁拿着「请安静」牌子的引导员视若无睹的,不用太明说,我只是在转述客观事实。
从故宫出来饥肠辘辘,幸好淡水离故宫距离不远,坐捷运大概20分钟左右。不过搭乘捷运时需注意,淡水线有区间线路,坐之前要看清楚最终站到底是淡水还是北投。
一出淡水捷运站就是淡水老街,数不清的小店和拥挤的人潮。据说附近不到500米就是周董的母校淡江中学,但我们一时太饿也顾不上去学校感受不能说的秘密了。
淡水老街的小吃很多,印象深刻的有鱼酥很好吃有点像虾条,咸酥菇外表看起来很油腻但内在的蘑菇很鲜水分很足,奶油焗扇贝做法很新颖。
巨无霸雪糕,一个只要25台币,外形很惹眼但是味道很一般。
淡水最有名的小吃是“阿给”,“阿给”是日文“油豆腐”的发音。将油豆腐的中间挖空,填充冬粉,以鱼浆封口,加以蒸熟,食用前淋上酱汁。
当地人都称赞的淡水特产阿婆铁蛋,据说是创始人早年开小吃店兼卖卤蛋,因为太忙让蛋卤过头,只好将就卖给客人,没想到卤得又香又硬的蛋却广受好评。
沿着老街走到码头边休息,当日天气不佳,没有等到夕阳。
从晚上的行程开始直到离开台湾,我们都有一位台湾美女导游——巴蒂小姐。巴蒂是我们在澳洲读书时的同学,以前在澳洲时就一直约着要去台湾投奔她,这一天终于实现了。
巴蒂同学亲和友善乐观豁达,富有耐性与爱心,勤俭持家踏实能干,目前仍是单身,如哪位同志有意做台湾女婿请赶快行动!
巴蒂虽是台中人,但在台北读书和工作,自然对一些本地年轻人最爱的小店和小吃了如指掌,这是攻略书所无法比拟的。
先来到宁夏夜市,这个夜市规模不大,却是各路台湾夜市老饕所推崇的地方。在台北诸多的夜市中,士林夜市是最有名的,但对于市民来说,那是观光客爱去的地方。本地人基本上都认可宁夏夜市算是台北水平最高的夜市。
宁夏夜市位于圆环区域,这里的麻油鸡、卤肉饭,蚵仔煎都是很有名的。胡须张卤肉饭名气最大,但据说卤汁偏甜。不爱甜味,我们去了旁边一间比较小的老字号卤肉店“圆环卤肉饭”。一碗卤肉饭配上招牌四神汤,汤头浓郁,不敢吃太饱浅尝了几口。
现烤的红豆车轮饼,外皮香脆,咬开之后红豆如爆浆一般流出,友情提示:吃的时候要小口咬,以免烫伤。
台南碗粿,是用米、猪肉、咸蛋黄、香菇等材料做成的,味道是咸的。碗粿口味颇重,而且很容易饱,建议放到最后再吃。
非常出名的连锁卤味小摊车“家乡卤味”,多达数十种的蔬菜和肉品干净整齐地排列在小车上。除了比较常见的鸭翅、鸡爪外,还有鸡胗、鸡心、鱼豆腐,卤制之后全然没有腥气,十分好吃。食材可自由混搭加工,卤汁香醇却不油腻,吃起来很爽口。
结束了吃吃喝喝的一晚,对于台北的印象,就是悠闲而且充满了美食。
台北第三日一早,勤劳的地陪巴蒂小姐准时来到民宿接我们出发。
今天的行程比较松散,以购物为主。
孟庭苇的老歌《冬季到台北去看雨》,给人留下了台北笼罩在淡淡忧伤下的雨中冬季的印象。虽然这次我们来的是春天,但也同样看到了雨中的台北。
101大楼是台北的地标,目前是世界第三高楼,据说拥有世界上最快的电梯和世界上最大的巨型阻尼器。1-4楼是百货商场,地下一楼是美食天地。主要以世界名牌专卖店为主,这对于能经常去香港的我们来说诱惑不大。
讨论了很久要不要上85楼去著名的台菜餐厅“欣叶”吃午餐。最终上网查了一下价格,人均1800台币,这对台币所剩无几的我们来说实在太奢侈,所以我们来到地下一层的鼎泰丰餐厅。
在刚刚评出的亚洲TOP100餐厅排行榜中,台湾鼎泰丰荣登第一名。全世界的餐厅都想进入米其林星级餐厅的红色宝典,而通过卖包子不仅挤进米其林还能荣获一等星级的,恐怕只有鼎泰丰了。
台北一共有两间鼎泰丰,101的是新店。厨房和大堂隔着透明玻璃,食客们可以看到包子们的制作过程。
店员的服务很热情,时不时还能看到会说英文的服务员正带着外籍游客在店内参观。据说,全台湾最贵的清洁人员工资就出自这里,月薪3万台币,相当于6000人民币。只是打扫一下卫生,但因要求英文好,人也需是美女级别,所以工资必须很高。
点了黑松露小笼包、元盅土鸡汤、红烧牛肉面、红枣糕等招牌产品。黑松露的贵和营养价值不用我多说,这么好的食材当然得慢慢品尝。我夹起一个轻轻咬破外皮,闻了闻,想象中久违了的大自然泥土清香并没有扑鼻而来,而且油脂很多,入口也完全没有感受到松露那迷人的香味。猪肉味倒是很重,虽不能说不好吃,但也让我有些失望。
饭后出发前往附近的诚品信义旗舰店,过马路时偶遇台湾一位著名雕塑家的雕塑展。胡总和云总为了表达自己对排队的热衷,挑选了这一组做为合影纪念照。
诚品信义店是旗舰店,书店1楼是各种服装店,品牌走年轻时尚路线,价格也不是太贵。
2-4楼是书店,店里面也很安静。早期诚品香港店开业时我已去尝过新鲜,所以这次来到台湾本部新鲜劲也不是那么大了。
当其他人在书海中翱翔的时候,我在明信片柜台不能自拔。台湾的明信片无论是从质感还是设计上,都很有心思。立体平面什么都有,材质形状也是各式各样。左挑右选,磨蹭了差不多40分钟才挑得2张卡片。
时间有限,我们身上又背负着亲朋好友们对台湾凤梨酥的殷切盼望,所以在诚品没有停留太久。
微热山丘和佳德是台币最知名的两间凤梨酥糕点铺,是游客购买特产的必去店铺。
我们选择了人气最高的微热山丘,它现代感十足的店面设计和我印象中的传统糕点店差别实在是太大了,还做出庭园设计拉出空间。一进店,店员就会赠送一杯茶和一颗凤梨酥,让你细细品尝。微热山丘的凤梨酥是土凤梨酥,纯凤梨制成的馅料很足,味道微酸。平时我们常吃的凤梨酥是甜的,但实际上那是冬瓜馅。
凤梨酥的包装很简单但很有质感,价格比其他品牌的凤梨酥要贵一些。但是个大馅儿足,还是能显出店家的诚意。
一口凤梨酥一口茶,吃完发个呆,觉得很满足就进去小房间买个一两盒,就这样凤梨酥一盒盒的卖掉了。
台北行最后一站是师大夜市,师大夜市因位于台北市台湾师范大学旁而得名。这里也是巴蒂的母校,所以她是相当的熟门熟路,各种小店小巷随意游走。
从计程车上下来后,开始下起大雨。这对于逛夜市来说,实在不是一个很好的环境,但路上的人还是很多。
灯笼卤味是师大夜市知名的小吃摊,因为原来的小摊生意太好,在路口又开了一家更大的店铺。
和家乡卤味一样,灯笼卤味也在小摊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卤味食材,自助挑选后老板会帮忙加热浇汁。但灯笼卤味的味道更浓一点,很和我们的口味,而且价格也很实惠。
我们在各种衣服店里流连忘返,舍不得走。但因为要在9点前赶到女巫店看演出,本来准备步行前往的也因时间不足只好打车前往。
女巫店是台北独立音乐的圣地,苏打绿、陈姗妮、陈绮贞、张悬等创作歌手都从这里走出。位于台大体育馆对面,店面不大,最多也只能坐不到100人。
这里并不是只有独立音乐,也有很多搞笑的经营模式。例如店门口的小黑板上会写着最近的表演看似正经,但店里面每张椅子上都挂着各种颜色的bra。
灯光昏黄,很适合点杯饮料大家一起聊聊天,店内也有桌游、杂志等可以供大家一起消磨时光。
不巧我们去的那天是一组手风琴乐团的表演,我们在门口踌躇许久也没有推开玻璃大门。一边是太过小众的表演和300台币的入场费,另一边是师大夜市还未逛完的各类小店和所剩不多的台币,思索再三,我们毅然决然的返回了师大夜市。
大雨中,我们慢慢走回师大夜市。鞋子湿了,夜色渐浓,路面的行人也少了。对于这里,我们注定是脚步匆匆的过客。而对于我们,它却是历久弥新的回忆。
乐不思蜀的10天台湾自由行,终于断断续续写完了,但总感觉还有许多感触来不及写。不想用传统上的机场照or飞机照做最后的图片,因为总觉得不是完结,而是中途离开一会儿。
突然想起了韩寒的文章《太平洋的风》,“我要感谢香港和台湾,他们庇护了中华的文化,把这个民族美好的习性留了下来,让很多根子里的东西免于浩劫。”
这也是台湾给我留下最深的感受。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