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资讯

宜兴创成无锡首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打造全域旅游新样板

2020-12-18 11:00:12

    一座千年崇文的江南古城,拥有着7000多年的制陶史和瑰宝紫砂,山在城中、城在水中、人在园中的自然禀赋,赋予了小城宜兴多重美好。早在千年前,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便在宜兴留下了“买田阳羡吾将老,从初只为溪山好”的愿景。而如今,这样的一份美好一直在延续。

    描绘宜兴美好新图景,宜兴找到了新抓手,即全域旅游。“全域旅游是引领产业转型、提升城市品质、增进民生福祉的战略选择,是用新发展理念推动宜兴生态、经济、社会、文化全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这样的理念贯穿下,宜兴充分发挥自然禀赋优势,整合辖区内丰富旅游资源、人文资源等,打造“城市即生活,生活即旅游”新空间。历时四年创建,宜兴成功跻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行列。12月17日,在山东威海举行的“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推进全域旅游、大众旅游发展”培训班上,宜兴捧回了“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荣誉。

    “金镶玉”呈现城市发展最佳状态

    “陶式生活”,宜兴独有的一种生活方式。为何提出打造“陶式生活”?宜兴的旅游资源丰富多元,但资源的体量和影响力都不够大,景观和周边城市也存在同质化问题,“陶式生活”便于涵盖和串联宜兴的多元文化体验。“人民的美好生活正是全域旅游发展的终极目标。”宜兴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许夕华说。

    这样的一种生活方式首先是基于宜兴的陶瓷产业,7000多年的制陶史,驰名海内外的“中国陶都”,这是宜兴最闪亮的名片与品牌;其次便是延伸至优良生态的“陶醉”,陶、竹、洞、茶、禅的多元文化,生态资源得天独厚,让每个来到这里的人,都能陶醉其中,流连忘返;再是沉醉于慢生活中的“陶然”,林语堂说:“只要有一把茶壶,中国人到哪都是快乐的。”在宜兴,这就是一种休闲的生活方式,也是现代人内心所向往的生活方式;最终实现便是情操的“陶冶”,全域旅游不仅是给人带来身心的愉悦,更是精神上的正能量,从而促进文明程度的整体提升。

    “金镶玉”,宜兴全域旅游发展模式。“金”就是全域旅游,“镶”就是融合,“玉”体现的则是产业、城市、生态、文化、民生等各个方面,呈现的是城市协调发展最佳状态。如在产业方面,宜兴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一方面严把制造业门槛,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旅游业态,旅游增加值占经济总量逐年稳步提升。城市发展方面,宜兴将全域旅游主线贯穿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城市即景区、旅游即生活”的形态日益明显;在民生方面,全面提高群众参与全域旅游发展的积极性,将旅游业打造成为增加群众工资性、财产性、经营性收入的一个主渠道。

    破立并举绘就“陶式生活”新图景

    宜兴旅游在上世纪80年代曾经品牌很响,但如今却逐渐走入瓶颈期,产品过于传统,除此以外,还存在资源“多小散”、力量“不聚合”等问题。破立并举,补短板,便是宜兴打造全域旅游示范的重点。

    绿色优先,夯实生态基底。在宜兴新一轮城市发展规划中,宜兴将超全市域36%面积划为生态空间,始终坚持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在环境整治上,近三年内,宜兴投入28.4亿元实施污染防治项目超800只,关停化工企业338家,大气、水环境质量大幅提升,成为江苏省两个生态保护引领区之一。空气优良比率从56.8%提升到82.5%。太湖治理成效显化,水质优Ⅲ比率提升41.5个百分点。实施矿山环境整治项目60个,修复工矿废地1.5万余亩,废弃矿坑建成网红公园、悬崖酒店、A级景区。投入22亿元完成全部3324个自然村环境整治,5个10亿级特色田园产业园加速壮大。

    为破解宜兴旅游“满天星星不见月”的产业格局,宜兴将生态文化旅游业定为三足鼎立产业结构之一,推出10亿元引导资金、旅游用地“五个一批”工程等实招,三年新增旅游项目建设用地3434亩,占国家下达新增指标54.7%。除此以外,出台“先照后证”政策,破解民宿合法身份难题,为乡村民宿颁发特种行业许可证315张,免费安装治安管理和无证入住系统。为保障重大项目快落地、快推进,宜兴建立重大项目“6+1”制度,“预审+代办”让旅游项目步入“高速时代”,各部门出台23项集成政策,三年引进亿元以上旅游重大项目22只、总投资662亿元,蒋建宁、陈向宏、吴国平三位业界领军人物在宜兴亲自实施三只百亿级项目。

    为加强公共服务配套,三年内,宜兴投入的各类财政资金达124.5亿元。倾心打造“宜路陶醉”公路品牌,新改建9条旅游公路、打通两处隧道,累计100余公里,新建绿道20公里,推出免费旅游直通车,以江苏最高分获“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投资2000万元在高铁站改建全域旅游服务中心,投资1500万元建成市、度假区两级智慧旅游工程,投资1000万元建设旅游交通标识系统。除此以外,宜兴构建起了“1+9+N”市镇村三级全域旅游服务体系,形成“政府搭台、市镇合力、社会参与”的旅游公共服务市场化运营机制。创成国家地理标志产品7个,打造了阳羡茶、宜兴红、文创宜兴等优质企业共建共享的区域性公共品牌。智慧旅游项目两次荣获“省智慧旅游示范项目”。4A景区实现全景智能导览。

    领跑长三角打造“全域旅游”新样板

    作为无锡首个创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板块,宜兴的示范意义何在?

    宜兴是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全国制造业百强县,近年来,在全国绿色发展、科技创新、新型城镇化等百强县榜单均名列前茅,是江苏乃至全国产业、城市、生态、农业、文旅等各领域发展最为均衡的地区之一。“经济强劲而开发强度却只有20%,这代表了一种符合经济内在规律的发展模式、科学路径。”宜兴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任倬介绍。以全域旅游来缓解产业转型阵痛,这对于经济发展处于宜兴身前的“标兵”、身后的“追兵”,和饱受环境问题困扰的传统制造业发达地区,都具有超越旅游本身的借鉴意义。

    业态融合,不断以“旅游+”打造产业发展新亮点。为推动“文化+旅游”,宜兴投资30亿元,在东氿畔城市最佳空间建设成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出台大量政策促进民间博物馆艺术馆发展。大力修缮蜀山古南街、周铁老街等古街,建设太华新四军纪念馆等红色旅游场馆传承红色精神,均对游客免费开放。除此以外,宜兴还将独特的地域文化融入旅游项目、旅游商品开发和产品设计,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可看、可玩,让宜兴文化生动鲜活。“体育+旅游”实现新跨越。近年来,宜兴建成以户外运动体验为主题的龙池山自行车公园、深氧健身公园等10多个体育公园,积极举办宜兴国际马拉松、环太湖自行车赛等,利用水资源积极举办帆船赛等体育赛事,被评为“中国十佳运动休闲城市”“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体育旅游精品目的地”“2019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线路”(江苏唯一入选)。

    以一业兴百业,全域旅游推动了城乡融合、产业融合、产城融合等,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转换动能、优化升级提供了新“引擎”。以城乡融合发展为例,宜兴探索农民“变网红、变股东、变业主、变员工”的“四变”路径。培训百名陶瓷文旅直播网红大众创业;实施“飞地模式”“土地经营入股”等富民模式,核定村民持股28.18亿元;龙隐江南的空心村租赁模式登上《人民日报》头版;洑西村的乡村旅游联合体、白塔村的乡村旅游合作社、西望村的校村合作、美栖村的“基地孵化”、邬泉村的一二三产融合等模式亮点频出。村级稳定性收入全面超200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3万元,旅游镇村超3.7万元。

    立足长三角,跻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宜兴还需继续发力,致力打造长三角最美节点城市、最佳旅游目的地。下阶段,宜兴将加速特色化发展,围绕“吸引来、留得下、好再来”的目标,立足资源禀赋在“特”和“精”上做文章,打造全域旅游特色产业链。另外,在进一步提升旅游公共服务的同时,加快旅游标准化建设,以全域旅游的理念和标准,继续推动城乡融合,提升城区文旅消费集聚区旅游化水平,引领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提升涉旅企业标准化管理水平,打造宜游、宜居、宜业、宜人的美丽宜兴。

去无锡旅游特价线路
相关文章
全国免费电话:4006968188旅游预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