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铸就的不朽传奇 吴哥明珠女王宫
2013-01-08 14:40:36
女王宫,(Banteay Srei,即“女人的城堡”之意),又称班迭斯雷寺。位于柬埔寨暹粒省,距著名的吴哥城约25公里,是柬埔寨三大圣庙之一,被誉为“吴哥古迹中的明珠”。
这里供奉着婆罗门教三大天神之一的湿婆,整个皇宫全用赤红色的砂岩建筑而成。
吴哥古迹中的明珠——女王宫 色彩艳丽,雕刻精美,在整个吴哥古迹中,称得上是一座无与伦比的建筑。和大、小吴哥粗圹、豪放的建筑群比起来,女皇宫更像是小家碧玉,温润、羞媚地独处一地。
精美的浮雕雕刻 古代高棉人用红色黏土加工成人造石,夯实成形,晾晒风干之后,让雕塑能手在其上雕刻创作,完全风干之后就成了坚硬无比的建筑,质地坚硬不易风化。
大门的山形墙上雕刻着印度教中守护东方的因陀罗 红砂岩上古代高棉细致玲珑的浮雕至今仍然保存的鲜明亮丽,可以说是吴哥皇城里雕刻最精采的浮雕。
图文来源:新浪博主 托斯卡纳
女王宫始建于967年的罗真陀罗跋摩(Rajendravarman)王朝,而于1002年的闇耶跋摩五世(Jayavarman V)王朝完成。它没有巴戎寺那样摄人心魄的高度,也没有吴哥窟那样让人胆战心惊的石阶,却以艳丽的色彩和精美的浮雕着称于世。
立柱、门楣等建筑表面几乎完全被浮雕覆盖 因此,人们将“女皇宫”赞誉为“红砂岩上的艳丽史诗”。女王宫规模不大,但周围同样开挖护城河。现存的主体建筑有三座中央塔和大型藏书室,所有外墙全部布满精美的雕刻。女王宫是第一座采用“原物归位”修复法成功的建筑,后来这一方法广泛应用到吴哥窟其他古迹的修复工作中。
女王宫的猴神守卫 火红的女王宫被称为”女人的城堡”,原名为”班迭斯蕾”,照柬埔寨文来翻译,是”谋求幸福” 的意思,当地人则习惯称这儿为”女皇宫”,那是因为在神庙的中央刻有许多”阿帕莎拉”女神像而得名。她也曾被埋藏在丛林中,长达数百年之久,直到1914年,一位名叫马瑞克的法国军人才又发现了她的踪迹。
装饰豪华的中央塔 整座神庙,总共有三层围墙来作区隔。最外围是参道,左右各有两间小庙;走道中央第二层的外侧,则是护城河;最里边一层,则是主要的T字型庙宇,而在她的前方,有着两间藏经阁。但是导游说:第二层城墙里,才是迷人的精神所在。
女皇宫,是一间印度神庙,由当时的国师亚那发哈拉,和他的弟弟一起兴建完成,有别于一些国王建立的神庙,大多是以突显权势和功绩为目的;这儿则是以独创的优雅风貌,展现印度教的传奇神话之美。
女王宫雕刻有许多宗教故事 像是第二道城墙的大门外,就依据”湿婆往生书”的记载,鲜活的刻画出”湿婆之舞”。信徒们深信:湿婆神,也就是破坏神,他是天地间最崇高的象征,而且具有毁灭、破坏、创生、以及庇佑万物的能力;借着毁灭、破坏,来帮助世人创生,早日跳脱轮回之苦。
雕刻中也有高棉王朝的生活记录 顺着一层层的城墙往里面走,我们发现:城门的高度,是一层比一层矮。听说最里边的主庙,大门高度也只有108公分;这是为了让信徒前往膜拜时,个个都能俾躬屈膝、弯腰而入,设计者不得不展现如此绝妙的巧思。
红色砂岩打造的雕塑色彩极为艳丽 建于十世纪的女皇宫,充分展现了吴哥时期高超的雕刻功力,细腻而传神的刻画,代表了吴哥人民的艺术天份,与对宗教的信仰热忱。红色的石墙,生动的故事,交织出一幅幅柔美的图画,不断诉说着印度史诗中的各个章节;透过浮雕的传达,前人藉此留下印记,即使是过了几个世纪之久,后代的人们都还能从中读出一二,历史不朽也就是如此了。
在主庙的两旁各有一座藏经阁,右边说的是”湿婆爱神”-卡玛,化为灰烬后又再度复活的故事;左边则是刻画着”黑天神”,也就是战神-克里希纳杀死暴君甘剎的事迹,还有”诸神之王”-因陀罗骑着三头大象,降下甘霖、解除民间干旱的情形。
女王宫的精华之处在于装饰豪华的藏书室和三座中央塔 主庙上的刻画,则是取自印度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波罗多”的题材,是猴王-苏格发在摩罗王的帮助之下,杀死强敌巴林,进而取得王位的神话。
一幕幕的刻画,是国师雅那发哈拉和他弟弟,建造女皇宫最注重的意义;他们的目的是为了传达印度教教义,而不是像一般的神庙,是为了标榜国王的功绩。神庙中,墙上面露微笑的美女,也是让人锁定目光的对象。
人称东方蒙娜丽莎的缇娃妲女神 这是人称东方蒙娜丽莎的缇娃妲女神,又叫做戴维女神,她可是万物之母的象征。
雕塑的残缺也无损她的美丽 有别于一般国王兴建的神庙,女皇宫以印度教教义为主轴,衍申出她特有的雕刻技巧、建筑风貌,进而在广大的吴哥奇迹中,以精致闻名、独树一格。
在一千多年前,吴哥文明就能有这样经典的表现,实在不简单。说她是宗教的创作、也是文化的艺术,进步的速度,甚至远超过欧洲文艺复兴四百多年。
图文来源:新浪博主 托斯卡纳
相关阅读:
柬埔寨吴哥:厚重的过去 闲适的今天
柬埔寨吴哥:古寺的千年情缘(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