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印染之花 探访北印传奇手工艺
2013-01-18 17:00:13
越来越多的专业游客——时尚买手和布料设计师,愿意绕大半个地球飞往印度斋浦尔,然后包车前往35公里外的伯格鲁(Bargu)。有什么魔力吸引他们这么做?带着好奇我决定花些时间寻访小城平实表象下的瑰丽秘密。
探访北印传奇手工艺
在印度拉贾斯坦的旅途中,牵动旅行者视线的多是一座座色彩艳丽的城池:焦特普尔的蓝,杰伊瑟尔梅尔的金,斋普尔的粉;书架上关于拉贾斯坦的书籍,学者关注更多的是种族部落间的战争纠纷、王国的兴衰更迭或是血腥的夺城事件。
由于取材的自由,这些印染模子就像一本包罗万象的寓言集,在时间的长河里印染成不同的花纹F4,1/30秒,ISO400
很少有人会提及民间传承的大量鲜活手工技艺,以及那些一代代口耳相传而得以保存的生动故事:乌代普尔的细密画师、伯格鲁染织艺人、塔尔沙漠里的巴塔大师、古杰拉特的牧羊人、赖格尔的牵驼人、贡巴尔的陶器工人,还有波帖尔和朗加地区的民间音乐家和故事人,他们默默生活在这个地球上最不适宜居住的土地上。他们的生活是对沙漠给予的稀少资源的最大利用;他们的艺术是一个通过颜色来补偿单调生活环境的审美系统;他们创造的艺术品既美观实用,又有求吉纳祥、驱利避害的功能,这些正是被旅人忽略的拉贾斯坦的精彩所在。
停在斋浦尔西南35公里
伯格鲁沉睡在斋浦尔到阿杰梅尔的公路边际线上,时间有限的旅客很少会从公路绕道来这里,绝大部分游客沿着这条印度最好的公路一路徜徉开往西北,那里,拉贾斯坦邦浓郁的异域风情正释放着欲罢不能的魅力。而近来,越来越多的专业游客却特意绕过大半个地球飞到斋浦尔,然后包车到这里。
手工木雕工具F4,1/60 印染制作工艺秒,ISO400
伯格鲁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旅游城市,和北印其他小城一样,炎热破败、灰尘满天。沙漠与半干旱的土地面积占总面积的2/3,只有30%的土地能得到水利灌溉。除了缺水,来自阿曼强劲的海风每年会在这带活跃上几个月,带来遮天蔽日的沙暴。雨季中可怜的雨水滋润着零星“绿谷”,当地居民利用蓄水池收集这些宝贵的水资源,伯格鲁就建在这稀少的水源附近。因为伯格鲁的建造材料都直接取自周围自然环境,当地的建筑也极具特色,从远处望去,这里的住宅群如同沙漠的一个垂直延伸,所以你并不会错过这个像仙人掌般长在沙漠里的小城。
用于印染的纯天然色料F4,1/20秒,ISO400
没有一件重复的印染布
伯格鲁的第一站,我们去拜访了当地公认的民间艺术大师Sakshi先生。先生的工作室位于镇北临河的一栋老宅里,沿途会经过好几个晒制布料的土夯小坪,竹竿撑起五颜六色的布,像是绽放在空中的花朵。路上遇见几位长者席地坐在家门前,用锥子小锤在不大的木料上凿刻不停,琐碎的木屑散落一地,图案逐渐呈现出来。穿过一道低矮的院墙,Sakshi先生兴致正高地忙乎着,他在此工作已近50年,本不宽敞的工作室堆满了各式各样印花布料、大大小小木雕模子和制造颜料的天然材质。
正在凿刻的腰果图案木模F5.6,1/60秒,ISO400
只见老人家手拿模板仔细地在布料上压制花纹,木质模板在染料中轻轻地一点,然后开始一次次从左往右地压染,将颜料仔细地按顺序涂到布上,然后迅速移向中心,他说这样才能确保染料分配的均匀。老先生手艺娴熟,说两句话的工夫就已涂满一层,他用不同的颜色块一遍遍地重复,从第一次压制背景,勾勒细轮廓,最后内部填充颜色,很快原本发黄的布料上填满了属于印度的花纹。
印制完毕的布料 F5,1/50秒,ISO400
我问先生,每天的工作只是重复地压制模子到布料上,会觉得枯燥吗?他扬起眉梢,用印度人特有的方式摇摇头回答我:“怎么会?我把每一次压制当成一次创作,没有底稿没有程式,模子大小、纹样、颜色全都靠我自由组合,因此没有一件作品是重复的。”
植物染料和300年模块
停顿间隙,Sakshi先生指着装原料的小盒子,告诉我们染料的原料是十分讲究的:黄色来自姜黄和乳酪,绿色来自香蕉叶,橙色来自藏红花与茉莉,蓝色来自亮蓝色矿物,红色是蔗糖和向日葵,黑色来自铁锈,紫色的则来自腌制昆虫。天然材质的颜料环保,经过磨碎后与胶状物质混合放置在容器里,增加了颜色的附着能力。
Sakshi先生的家庭作坊 F4,1/15秒,ISO400
随即他又带我们参观了摆放木雕模子的屋子,进屋的一刹那真被震撼到,屋内的整面墙都被模子盒填满了。这里少说也有几百个模子,盒子外贴着各式花纹的小图方便取认,仔细发现大多花纹并不重复。上面刻着印度人最喜欢的一些图案——各种动物和女神,也有伊斯兰教钟爱的树木、攀缘植物、花和叶。在动物图案中,较多绘制的是孔雀,孔雀是印度的国鸟,也是拉贾斯坦的标志,在印度教的神话中孔雀被称为太
阳鸟,代表着骄傲、富丽、华贵和长寿;其次是大象,它是权利与地位的象征,也是让村民敬畏的动物;在缺水的沙漠,花朵是欢乐与富饶的代名词,所以树木与花朵也是很常见的题材。表现最多的科耶里是一种对当地人生存至关重要的植物,叶子能用来做饲料,豆荚供人们食用,树枝可以做建筑材料。
“花朵看起来总是那么美,可是在这里却很少,所以我们就让它们盛开在模子上”。由于取材的自由,这些模子就像是一本包罗万象的寓言集。它展示着沙漠中印度人精湛的绘画技巧和敏锐的观察能力,伯格鲁人也许从未走出过这片大漠,却能根据长辈们一代代的描述绘制出各种各样的图案。这些木质模子最久远的可追溯到300多年以前,而此刻它们正安静地躺在架子上,一缕光透过窗户照射进来,常年浸润与压磨,都像有着生命一般。
模板印染的瑰丽秘密
很少有官方文件记载伯格鲁印花艺术的真正起源,通常的说法是450年前,这里的村庄与位于拉贾斯坦邦荒漠之中的CHHIPAS族人开始有了商业上的往来,沙漠中的CHHIPAS族人有着惊人的艺术禀赋,因为沙漠中的木料难得,他们自古就有打磨木料的传统,当这些技艺与棉布丝绸遇到一起,印花艺术开始以这里为中心蔓延开去。
在长期的改进和演变中,伯格鲁总结了属于自己的印染方式。从布料开始裁减的第一步,他们就有自己的一套方式,多少用于纱丽多少用于头巾制作都自成章法;而伯格鲁特殊的自然环境也帮助它制出最好的印花布,一种从樱桃李中提取的Harda的物质能帮助染料永远附着在织物上,不易褪色,保证织物的质量;而看似重复枯燥的压染工艺,其实每步都有自己的讲究,当我拿着木质模板实验时,才彻底理解老人说的“每压一步都是在创作”。正是繁多的样式,丰富艳丽的颜色,使得伯格鲁印花布成为北印人最爱的织物;而这些天然环保的植物染料,独一无二的手工印染方式,相信没错了,这应该就是伯格鲁印染能够吸引国际大牌纷纷前往的秘密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