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恒河近半污染严重 不适合沐浴饮用
2013-01-31 11:00:12
印度大壶节又称为圣水沐浴节,每12年才举行一次。今年的大壶节从1月14日开始,到3月10日结束,其间预计约有1亿名印度教徒到地处印度教圣河恒河、亚穆纳河和萨拉斯瓦蒂河汇流处的阿拉哈巴德市,下河沐浴,他们认为借此能清洗旧日罪孽。然而让人担心的是,恒河及其支流中有42%的河段已受到中度乃至重度污染,并不适合沐浴和饮用。
印度中央污染控制局高级科学家巴德瓦吉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急剧膨胀,多年来包括恒河在内的印度许多河流都已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特别是恒河,作为印度流域最广、最重要的一条河流,其面临的污染负荷不断加重的难题更为突出。
一直以来,恒河被印度人视为最神圣、最受尊敬的“母亲河”。全长约2500公里的恒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流经肥沃的恒河平原,并注入孟加拉湾,其流域面积占印度国土总面积的26%,养育着大约5亿人口。然而,人类无节制的活动却给恒河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
印度中央污染控制局去年3至6月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抽样监测的恒河16个河段中有一半以上水体中的生化含氧量超标,表明水质处于中度甚至重度污染状况。调查报告称,恒河水体中存在大量的大肠菌群,如被人们饮用,可能会导致伤寒、细菌性肠胃炎等疾病。另外,大量未经处理的有机物质排入河中,增加了水体有氧分解的负担,对河水缺氧状况带来极大负面影响。
自上世纪80年代起,印度政府已经有意识地开展恒河治理工作。1986年,拉吉夫·甘地执政时期启动了“恒河行动计划”,提出为恒河流域的城镇提供每天处理10亿升污水的目标。2009年,印度政府设立由总理辛格领导的国家恒河流域管理局,专门负责恒河治理工作,并将“恒河行动计划”的目标具体化。
巴德瓦吉告诉记者,一系列数据表明,恒河部分河段的水质在实施“恒河行动计划”以后出现明显改善,但有关提高污水处理能力的目标没有很好实现。目前,印度现有的污水处理能力远远不能满足该国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污染负荷。在整个恒河流域,每天会产生大约124.1亿升污水,但仅有50.7亿升能得到处理。
世界自然基金会印度办事处“拯救恒河计划”项目负责人苏莱什对“恒河行动计划”的成果表示不满。他指着办公室里摆放的两个吉祥物对记者介绍说:“这是我们刚发布的吉祥物,分别代表濒危的恒河淡水豚和淡水鳄。”此外,恒河里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除了上述两种,还包括至少其他9种珍贵的水生哺乳动物,爬行动物及不同种类的淡水龟及印度最丰富的淡水鱼类。但由于水污染加剧,造成恒河水生生物栖息地和生物多样性的退化,从而直接影响恒河的整个生态系统。
苏莱什指出,印度政府需要全方位对待恒河治理问题,而不仅仅只是治污。首先是恢复恒河流域生态环境需水,应重新审视当前水资源分配、用水效率等问题;其次是通过节约用水、水资源循环再利用等方式减少生产生活水量消耗和浪费;第三是推动河流保护行动的规划与实施权力下放。每一位公民都有责任保护河流,只有包括政府、社区和企业等所有利益攸关者的积极参与才能真正实现保护作用。
责任编辑:刘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