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迷伊朗 体验中东巴黎的神秘和热情
2013-02-21 19:05:17
全世界的恋人都喜欢来海边玩浪漫。
2012 年年底,我在满满当当的工作安排中,还是挤出了一点时间,去伊朗走了一遭。说真心话,我旅行的目的不是为了追寻什么绝世风光,而是像以往一样——用双脚亲自走上那片土地,亲自接触当地的百姓,解答我内心对一个陌生国度提出的诸多疑问。前一阵子,美国在联合国上再提伊朗核危机,甚至有了动武的意向,而时下各大电影节的“宠儿”《逃离德黑兰》又仿佛在推波助澜。也许受这种氛围的影响,伊朗之行犹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对我个人而言,这次远赴伊朗还有一项重大改变,那就是第一次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出游。因为环游世界13 年以来,我基本上都是天涯孤旅(与电视台的工作人员一起拍摄纪录片除外)。此次共游的有两位朋友,一位是我的好友大鹏,另一位是特邀的专职模特晶晶。
天真的伊朗孩子,童年似乎充满阳光。
“特区”基什岛 见证热情伊朗
我们一行三人从上海出发,直飞伊朗首都德黑兰。目前国内只有伊朗马汉航空公司通航两国,每周三次航班,航程九个半小时。飞机于午夜起飞,凌晨时分便到了,对了,说起时差,伊朗比中国晚了4 个小时。
从冷飕飕的德黑兰转机,飞机降于基什岛的第一个直观感受,就是迎面吹来的热乎乎的海风,手臂甚至有点湿漉漉,我们赶紧在机场卸下“冬装”,拥抱艳阳。
大街两旁椰树林立,城中到处可见茂盛的热带植物,吐露着生机勃勃的绿意,与德黑兰相比,这里就像是另一个国家。向导告诉我,除了气候不同,基什岛更像是伊朗的一个特区,清规戒律没那么多,人们选择来这里度假,图的就是轻松自在。导游开玩笑地提醒我,想在伊朗户外拍摄模特的裙装照,估计只能在基什岛这块宝地了。不过即便如此,女生也不能大摇大摆穿着裙装随处走。
我们拍照就像搞地下工作,晶晶在海边快速脱去黑色大衣,露出橙色连衣裙,我赶紧抓拍几张,如果有人过来,她要随时穿上大衣,以免惹出麻烦。拍了一会,周围已经有不少伊朗游客围观,他们虽然好奇,好在还是很镇定,有人甚至加入了拍摄的行列,看来也没导游说的那么夸张。有几个会说英语的当地人走过来,问我们来自哪里,来做什么,得到答案后,热情地向我们介绍起伊朗的热门景点来,十分亲切。
度假的伊朗女性穿着相对随意,神情举止亦显洒脱自由
基什岛毗邻波斯湾,向东出了霍尔木兹海峡就是阿拉伯海,迪拜就在对岸。我们去的海边建有大型赌场,因为国家政策有变,已经废弃了。来海边玩的伊朗女子都有男宾相伴,她们穿得还是很保守,黑长袍配黑头巾。不过也有年轻恋人在海边光着脚漫步,脸上荡漾着幸福的笑涡,男生甚至会抱起女生,一起滚倒在翠绿色的海水里……据说这种行为在其他地方是被绝对禁止的。
伊朗各地都有一支警察队伍,专管风化,女性的服装是否符合规范,显不显身材曲线、男女举止是否亲昵等都在管辖之列,但就我们所见,海岛的“政策”明显宽松许多。
当我们离开海滩时,一位女士走过来与我们打招呼,她看上去三十多岁,一条红色的头巾半遮脸庞。原来我之前跟导游提出要求,希望能拜访伊朗的普通人家,这位女士就是导游联系的受访人,她特意开车来接我们去她家做客。小车是福特的新款,这让我觉得有点意外,美国制裁伊朗三十多年,但伊朗人照样开美国车,喝可乐,听流行乐,一切无所谓,即便你是美国游客,伊朗人还是会笑脸相迎。在他们看来,对抗是国家之间的事,与平民生活并无多大关系。
这位女士的家位于一个白领阶层的小区内,公寓楼层不高,每户都配有车库。房间三房两厅,建筑是西式简约风,但家中的陈设摆件又充满伊朗元素,精致花瓶,旧式窗帘、波斯茶具……还飘着悠悠的薰香。家中装有卫星电视,播放着国外的电视节目,这一点最令我惊奇。据说政府严禁私人安装卫星天线,特区果然有特区的好处。
女主人的先生就职于一家石油公司,收入挺高,所以她是全职太太,儿子18 岁,女儿11 岁。这家人起先住在德黑兰,后来买了基什岛的房子,便举家搬迁了。儿子明年要上大学,梦想成为一名飞行员;女儿喜欢画画,可爱的画作布满了小房间。我们离开时,女主人又开车把我们送回到酒店。岛上处处大兴土木,可以想见未来这里将是度假天堂,我甚至大胆猜测,某一天,海边的赌场大厦会再度亮起闪烁的霓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