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巷子,闲生活;窄巷子,慢生活;井巷子,新生活 -
2014-05-26 17:31:06
《华阳国志 蜀志》记载,秦国在古蜀国灭亡后的两年,即公元前341年移秦民到成都。公元前311年,秦国大夫张仪筑成都城,成都城市的历史自此开篇,距今已有2300多年。张仪先后筑城两次,第一次并没有包围整个成都城区,城墙只框住了东边的一大半,第二次筑城才框住了西边。一座城市被分隔成了两座城,东边大,称为大城,西边小,称小城。古代“小”和“少”二字通用,因此小城在习惯上被叫做“少城”。宽窄巷子便处于少城内。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清派三千官兵赴藏,平息战乱后,千余八旗军队及家属永留成都,在当时比较残破的少城基础上修筑了满城,清朝少城亦是满城。宽、窄、井巷子是当时42条兵丁胡同中的三条。宽巷子在清朝年间的名字叫兴仁胡同,窄巷子在清朝年间名叫太平胡同,井巷子满城时名为如意胡同,后因巷北有明德坊,又称明德胡同。清兵的进驻给了战乱中的成都人希望,胡同的命名也代表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希望。城市化进程渐渐淹没了老成都的历史遗留,瞬间年华弹指过,42条巷子如今仅余宽、窄、井三条还依稀可寻当年的痕迹。
宽窄巷子:见证老街区的新崛起
今年6月14日是成都市三大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宽窄巷子震后开街两周年的纪念日。记者昨日从成都市文旅集团获悉,从6月11日到7月11日,以南非世界杯及端午小长假为契机,宽窄巷子景区内将开展一系列的文化主题活动,与广大成都市民及游客分享两年来景区所取得的成就。
时长一个月的开街两周年活动将包括讲述宽窄巷子历史的“光阴的故事”摄影展、成都文化学者流沙河读者见面会、低碳纸盒人赠送等精彩项目。此外,在世界杯与端午节期间,还会上演相关的非洲舞及端午民俗表演。
宽窄巷子是成都遗留下来的较成规模的清朝古街道,初建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已成为成都市民心中“老成都”的象征。
不同于普通的旧城改造,宽窄巷子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历时5年,成都文旅集团共投入6.3亿元。改造后的街区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东西纵向、平行排列的老式街道组成,共包含45个四合院落群。整个景区立足于成都传统市井生活,依托北方胡同建筑,植入高端餐饮娱乐,集中了中、西式特色餐饮、茶艺,西式咖啡、文化创意产品展示、零售、酒吧。自开街以来,宽窄巷子人流量超过1500万人次,目前月均人流量稳定在80万人次以上。
宽窄巷子保护区于2008年6月14日开街,距离5·12地震仅一个月的时间,在当时四川旅游市场因受地震重挫而低迷的情况下,向中外传递出“震后成都依然美丽”的信息。开街的头一个月,人流量已超过100万人次,拉动了震后四川旅游业的复苏。
宽窄巷子是成都保存较好的清朝古街,与大慈寺、文殊院并称为成都三大历史街区,经过整体改造后,成为具有“老成都底片,新都市客厅”内涵的“天府少城”。
宽窄巷子是老成都生活的“原真生活体验馆”宽窄巷子的核心概念是“宽窄巷子,最成都”,它成为“成都生活标本”,使传统的成都生活在宽窄巷子中得到集中。
在这条不长的街巷中,也集中了很多有特色的餐厅、茶楼、酒吧等,是成都最原汁原味的体现。无论你是本地人,还是游客,在成都就一定要到宽窄巷子一行,感受成都的风土人情,吃上正宗的川菜,这里有很多是不可错过的好地方。
NO.1 点醉红酒咖啡西餐厅
位于窄巷子里的西餐厅,环境很雅致,LOFT风格的装修,主打的是红酒、咖啡、茶饮品,出品意大利菜,味道也还不错,推荐这里的海鲜芝士饭很美味,加上杯中的红酒自会散发着醉人的芳香,营造出很陶醉的氛围;地下一层就是品酒区,有最低消费额度,但相对于宽窄巷子这些地段的来说,消费算是公道合理的,当然也不便宜。
NO.2 花间美食吧
川菜餐馆,不过既可以吃饭,又能品茗,还可以吃冰,不同风格、不同年龄层的人都可以在里面找到适合自己消费的,出品菜式丰富,味道很不错,而且环境独特、优雅,很有自己的味道,还可以坐在小院里等待时间的消逝,与三五好友一边吹着品尝美食,一边谈天说地,十分惬意。
NO.3 宽坐
粤式海鲜汤锅,汤头不错。不过价格比较贵了,而且口味过于清淡,大概不适合成都人口味。环境还算可以,不过性价比不算太高。食具挺讲究的,装修也高档,只是价格比较高,可能更适合商务宴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