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剧 -
2014-05-26 17:52:48
【关键字】国内旅游
琼剧,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序号:731;项目名称:琼剧;项目类别:传统戏剧;申报地区或单位:海南省琼剧院、海口市;编号:Ⅳ-130。
琼剧,用海南话演唱,是海南大众百姓和海外华侨十分喜爱的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剧种。它出自海南琼州(州治在今之琼山县),故称琼剧。清代称“土戏”、也称“海南戏”,琼山、海口一带称“斋”,海外侨胞称“琼州戏”、“琼音”。以“琼剧”称谓见诸于文字的时间为1936年,后渐普遍使用至今。
琼剧历史悠久,和粤剧、潮剧、汉剧同称为岭南四大剧种,属南戏一支。琼剧是在明代海南流行的杂剧(源于弋阳腔)的基础上,吸收闽南戏、徽调、昆腔、潮州正音戏、白字戏(潮剧)、广东梆黄,兼收了海南民歌、歌舞八音、傀儡戏、道坛乐曲等逐渐形成的一个弋阳腔支系的地方剧种。琼剧是现在存活剧种中,保存宋元以来戏曲遗音的为数不多的剧种之一。
在明末清初,已流行用土语演戏了,这土戏就是琼剧的前身。于后,它吸收闽南戏,广东潮州正音戏和海南民歌、道坛乐曲而逐步形成了琼剧。琼剧诞生后,主要流行于海南岛各县。琼剧发展到清康乾期间达到鼎盛,几乎人人会唱。道光十五年(1835),“琼城梨园班”应邀赴越南西贡演出,首开琼剧出国演出之先河。清咸丰至光绪年间(1851-1908年),开始向海外和国内一些地区传播,雷州半岛也十分流行,其后随华侨出洋流入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越南、泰国、柬埔寨等地,还被称作“南海的红珊瑚”。现在南洋群岛还有一些班团在演出琼剧。 。
琼剧的传统剧目有三部分:
文戏(以唱功为主)源于弋阳腔,杂以四平、青阳二腔,属曲牌体制,滚唱发达,带帮腔。如《槐荫记》、《琵琶记》等八百多出。其次是武戏(科白戏,以做功、武打为主,后吸收“梆黄”曲调),剧目有《八仙庆寿》、《六国封相》、《古城会》、《单刀会》、《三国》、《水浒》、《薛家传》、《杨家将》、《封神演义》等历史、神话小说戏四百多出。还有文明戏,又称时装旗袍戏,剧目有《救国运动》、《省港大罢工》、《空谷兰》、《断肠草》、《秋瑾殉国》、《啼笑因缘》等一百三十多出。解放后经过整理、改编、创作和移植其他剧种的古装、现代剧目,总有一千五百多出。还出现了一批久演不衰的优秀剧目,如《红叶题诗》、《张文秀》、《搜书院》、《狗衔金钗》等。这些剧目,故事动人,唱词通俗易懂,又富有哲理。
琼剧曲调可分两个部分:早期的琼剧以曲牌体为主,受高腔、昆腔影响,有帮腔和箫管主伴的形式。后期演化成板腔体,分为“程途”、“中板”、“苦叹板”、“腔类”、“专腔专用类”五大类。解放后还创造了一些板腔。
琼剧的乐器,有丝弦类、弹拨类、管吹类、打击乐类等三十多种。其中竹胡、二胡、二弦、大小唢呐、大喉管、短管均可当主乐器用。大小唢呐有别于其他剧种的乐器,很有特点,它能衬托欢乐、悲怨的戏剧气氛,作用很大,为广大观众所喜爱。
琼剧的行当角色起初只有生、旦、净、丑四个大行当,清同治至光绪年间才发展为生、旦、净、末、丑、杂六大行当。文戏的小生大都手执白纸小扇,以示文雅、潇洒。花生鼻梁只涂小块白粉,扇子往往插于颈间,脚多于前后左右伸缩,以表轻浮放荡。生、末登帐、升堂,往往踢开袍角,叠上碎步。武戏的开功属南派,使用铁、铜武器,还渗有杂技、魔术的表演。
琼剧的剧情, 大多数采取历史和民间的故事为题材, 以脸谱唱腔及动作来表达剧中人之身份和故事的内容, 但它和别的戏种又有着许多的不同,注重生、旦的剧情与剧路, 一般程序为先苦后甘, 恶有恶报, 善有善果, 然后是有情人终成眷属, 最后再来个团圆大结局。 琼剧的可爱也许就在于这种浑朴简单处。戏中种种苦难被剔去细节,然后结果总是皆大欢喜。感情简单化之后,就更为确定和坚强,也比较轻松,在戏中,它更添了千年的经验的份量。琼剧里的人物,不论有什么心事,总能最终有机会痛痛快快地说出来;即使没有知友,也能说给观众听;所有遭受的苦难,总能有合适的人遇见相助,最终得到完满的补偿;所有相爱的人,总能在经历了种种他人制造的磨难之后,相遇于一个特殊的时刻,相拥喜极而泣。场景总是由动作、服装、脸谱的色彩与图案以及一串串的声音衔接而成,化妆和表白是极其夸张的,看惯了琼剧,就觉着生活中什么都不够热闹了。
除了有书写文本的演出外,琼剧还有一种被称为“白肚斋”的演出方式。“白肚斋”也叫提纲戏、排场戏,是无剧本的即兴演出。当然,这种即兴演出是建立在比较严谨的程式训练基础上的,决不是真的随意表演。演出是根据“开戏师爷”提纲所写的剧情大概、人物身份和指出每场戏所用的排场,演员就会把学过的种种排场曲词、道白、动作运用到演出中,演出细节可以由演员个别或集体发挥,“白肚斋”应该是一种演出文本。琼剧的“白肚斋”主要受粤剧的影响而产生,它的即兴性丰富了琼剧的演出方式和美学特征。清宣统年间,东安利班的郭庆生是琼剧最早编演“白肚斋”的名角,他编演的“白肚斋”有上百出,被称为“戏典”。
自郭庆生之后,为了抢演新戏,许多戏班也竞相配备“开戏师爷”,一时间,新戏不断涌现,滥编滥演之风也越刮越烈,成为琼剧舞台的一大奇观。但是,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变迁,观众口味和期望的改变,“白肚斋”被视为落伍、不认真而日渐失去观众,剧本的重要性又日渐受到重视。特别是1953年起在全国开展改戏、改人、改制的“戏改”运动后,琼剧的“白肚斋”就销声匿迹了。
1957年4月27日,广东潮、琼、汉剧代表团赴京汇报演出,出演了传统剧目《张文秀》、《狗衔金钗》、《卖胭脂》,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与海南籍将军张云逸、周士第等前来观赏。时任中国剧协主席的田汉也兴致盎然地前往观剧,初尝琼剧滋味,田汉即兴赋诗一首,赠予琼剧艺术家。
1960年4月,北京召开全国“两会”。在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红叶题诗》剧组赴京为全国“两会”代表、委员演出。演出非常成功,与会代表称赞不已。
周总理对琼剧事业十分重视,1960年《红叶题诗》在京演出成功后,特意指示中国剧协派专人帮助琼剧艺术创新,1962年作为中国剧协主席的田汉便欣然领命,亲自到海南考察,以推动琼剧艺术创新,提高琼剧台本的文学性和艺术性。
田汉来到海南后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帮助修改提高琼剧《红叶题诗》,让这株南国奇葩开得更加绚丽。
1963年,由资深导演张客根据田汉修改本分镜头,交由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琼剧戏曲片《红叶题诗》,该剧在东南亚出演后,在海内外引起轰动,好评如潮,当时电影中女主演王英蓉在东南亚的华文报纸中被称为“海南的电影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