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派之外 印度本地治里的优雅风情
2013-03-01 22:05:59
自行车和外贸尾单
在我看来,本地治里是印度惟一一座能够骑自行车的城市,充满法式的清新感:街道修得平整洁净,树影交织洒下片片清凉,刷得洁白簇新的墙壁上,嵌着蓝色百叶窗,阳台上有鲜花盛放着探出头来。我头一回在印度感受到优雅——是被修饰过的优雅,这里甚至还有越南餐馆。
印度人的普遍风格是尽可能保持自然本原的样子,似乎无论怎么样,都可以凑合着挤一挤过下去。这个让动物随意上街的国家,反倒把人类自己的生存空间缩到小小的,每个人都神情淡定、富有耐心,并且善于忍让。这与他们的全民信仰有关,Mark Tully和Gillian Wright写的那本《印度慢吞吞》(India in Slow Motion)里有这样的描述:宗教在印度不只对老人有吸引力。抱着孩子的年轻母亲、肩上背着孩子的父亲、从老至幼的村民,他们的服装布满尘埃,头上顶着食粮和烹饪用具,还有打扮入时的中产阶级家庭,全都意志坚定地迈向目的地。印度也是一个有灵性的国度,如果在印度待得久一点,你会发现,在印度表面的混乱之下,其实非常井井有条,没有人要伤害你,没有人要跟你抢,每个人都保持着像少年派那样的眼神——清澈,纯净。他们个个都像是跟神结了圣约,并誓守终生虔诚。
修道院的蝴蝶和Auroville国际村
奥罗宾多修道院位于本地治里的中心地带,并不显眼,之所以能够迅速找到,是因为门前围聚了许多人。这座低调的白色小楼如今成为奥罗宾多和阿尔法萨的墓地。奥罗宾多逝世后,阿尔法萨的声名扶摇直上,有法国阿妈之称——印度对于女性灵性导师的尊称都是阿妈(the mother)。阿尔法萨年轻时候是个画家,一见奥罗宾多后惊为天人,成为奥罗宾多修道院(Aurobindo Ashram)的有力助手。现在,每天都有许多追随者来到这个兼有博物馆功能的墓地参观,并坐在洒满鲜花的大理石墓穴前冥思。
修道院有一个运行良好的系统:通过修道院的办公室预约旅馆房间,不仅价钱便宜,而且花25卢比就可以拿到食堂餐券,25卢比只是0.5美金而已,相当于人民币3块钱,竟能吃到三餐!即使在物价低廉的印度,也让人惊讶。除一份丰盛的塔利外,还有酸奶,水果以及椰枣。
奥罗维尔国际村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社区,它非常容易让人想起乌托邦、世外桃源这种词。这是真的。这里避免使用金钱,每个人都必须劳动。长住居民都使用一种卡,短期游客无法刷卡就只能去游客中心吃饭,那里可以接受现金。要成为奥罗维尔国际村的村民,不是件容易的事,要通过层层考核,做一定时间的义工——听起来像打升级游戏。每年都有许多厌倦了都市生活的外国人,来到此地做义工,想成为这里的永久成员。比如我在面包店遇到的欧洲女孩,她在这里教小朋友英语。
游客中心是个结识友人的好地方,我和葡萄牙人里克拼桌吃饭,他一头乱发,已经在印度游历了4个月。他现在住在村民家里,说要在这里住上一阵子,去了解奥罗维尔真正的模样。
奥罗维尔是一个管理良好的系统,而它真正的模样——我想,它也许并没有所谓真正的模样,除了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它就只是自然本原的样子。没有工厂污染,提供手工制作,每个人都做着自己擅长并且喜欢的事情。没有压力,也没有焦虑。自然本原的样子,在如今的时代,已经成为一种奢侈。也正因此,奥罗维尔才更为了不起。
责任编辑:刘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