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旅游如何可持续发展?
2012-10-17 16:03:29
一边旅游,一边做公益—— 虽然已经快走遍了整个中国,但背包客江文山回忆起双节期间在北川、安县、三台等地的经历,仍然兴奋、感触颇深。
9月30日至10月4日,江文山和六位“益友”一起,避开人流拥挤的景区,进行了一次由成都“益众社区发展中心”组织的旅游,来到农村体验中秋生活、了解羌族文化,在旅游中与当地农户“打成一片”,做农活,并组织多次座谈交流。
这是“益众社区发展中心”组织的又一次成功的公益旅游尝试。事实上,一边旅游、一边做公益的概念对于公众来说并不陌生,在旅游爱好者的摸索下,公益旅游的内涵从简单的物质资助延伸到旅途中与当地人积极的沟通交流和信息分享。
但毫无例外的是,以这样的方式进行的社会组织往往入不敷出,难以为继。坚守公益旅游阵地,这个已经活跃了两年的社会组织如何做到可持续运行?
诀窍一:项目竞标争取基金会支持
从2010年10月1日,第一个公益旅游团发往绵竹,两年的时间“益众社区发展中心”创始人倪凯志和同伴们摸索出一套比较成熟的操作模式:在偏远贫困地区或者是灾后重建地区甄选出具有自然或人文等旅游资源的村落作为“乡村益栈”,培训当地农户提供食宿等旅游接待,同时结合当地需求等情况,设计不同公益主题,通过网络报名等方式召集“益友”开展旅游。
而一些数据则见证了这种模式的可行:截至今年上半年共创建“益栈”16处,覆盖汶川、茂县、北川、凉山等地,出游人数近1200人,共128户农户获得经济收入17万余元。
虽然经过两年的“摸爬滚打”,在旅游爱好圈和公益志愿圈中,倪凯志的“公益旅游”算是小有名气,并且结束了“草根生涯”,于今年5月正式在高新区社会事业局注册登记,取得合法的社会企业身份,但同样也面临着几乎所有社会组织存在的共同难题:资金来源。
“公益旅游主要目的之一是增加当地农民的生计收入。”因此对“益友”所交参团费用,倪凯志公开了7:2:1的分配模式:70%返还给提供接待农户,20%用于租车、购买保险等支出,只有剩余的10%作为项目管理提成。
而前期的“益栈”开发、路线设计、当地接待农户和“益导”人员培训,以及日常运营,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靠提取的管理费用远远无法填埋,“通过项目竞标等方式争取到一些基金会的资金支持,包括中国扶贫基金会、锦江区社会组织发展基金会等,勉强实现收支平衡。”倪凯志坦言。
诀窍二:多方合作探索资源融合
今年九月,倪凯志争取到了香港理工大学等主办的“香港青年内地服务学习计划”四川行活动,并获得中国农行的资金支持,招募香港理工大学70余名青年师生组成“乡村服务团”前往汶川三江和北川禹里,围绕乡村社区生计、生态旅游及社区文化等主题开展调研活动,并设计相关发展规划建议书。
“这次活动不仅加深了香港青年对灾后重建的真实了解,近距离体验四川羌族文化,同时他们也充分发挥自身教育优势为当地乡村的发展提出了许多可行性建议,比如有同学为当地绘制‘绿地图’,并设计了旅游发展宣传册及详细的执行方案。”更直接的是,这次的公益旅游之行为两地14家农户带来了近5万元收入。
这次与香港高校合作的巨大成功,让倪凯志看到了随着公益旅游规模扩大,一个可期待的更完善的可持续运行机制——将公益旅游与其他活动项目对接。
“生计扶贫、青年成长、城乡贸易甚至企业团队建设等,都可以通过公益旅游来实现。”倪凯志已经在寻求多方合作、进行资源整合方面为公益旅游摸索出一条越来越明晰的道路。
但倪凯志坚定的是“公益”这个原始点,“未来可能会进行很多商业合作,但公益出发点依然不变,只是借助于商业的力量实现公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