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欧见闻 法国人应酬少婚宴无红包(图)
2013-03-20 15:00:33
欧洲人下班之后的时间大都在家庭生活中打发,朋友间的应酬相当少。但凡有人群的地方,就有人情往来,不过东西方的人际往来有诸多的不一样。
欧洲年轻人交往的地方常常是酒吧或咖啡馆,隔几个月的时间会有一次约朋友到家里吃饭,他们聚在一起嬉笑言谈,交流信息,也很亲密,彼此见面和分手时都要亲吻两颊,有时一群朋友来了,就有十几个来回的吻来吻去,我觉得有些繁琐,但他们认为这是必不可少的朋友间的礼仪。上了点年纪的朋友,平时以电话联络交流为主,隔一段时间就会相约出去聚餐。在法国,厨师属于艺术家的范畴,对餐厅做权威鉴定的机构叫“米其林”,他们在电话中会对新公布的餐厅最新星级评选津津乐道,然后选某一家餐厅去品尝。我曾被约请到一家“米其林”一星的餐厅品尝法国鸭肉,一星期前就预约订座。那晚餐厅里座无虚席,法国人用鸭肉和鸭杂所做成的料理很多,称得上名菜的就有肥鸭肝、橘子鸭、煎鸭胸以及油封鸭等,还要配上不同的葡萄酒。那天上来的头一道菜是一小缸咖啡色的东西,侍者介绍是用鸭的瘦肉制成的鸭肉酱,是用来涂在面包上当开胃点心的。法国人在等待朋友上非常有耐心,仿佛等人也是一个享受聚会的过程。几天前约好是晚上七时半,人到齐了是八时多,端出第一道菜时已经近九点。我对此不免表示出不耐烦,但大家都认为,这是朋友聚餐中很正常的现象。法国朋友间聚餐的买单是轮流的,某一次的发起人就是买单人,以后几次则由其他人安排,彼此间心照不宣。
法国人的婚宴与中国不同,他们的婚宴不讲几桌几桌的,严格地讲,根本就没有“桌”的概念。我参加的两次婚宴,都是在新人租用的一套比较大的房子或一栋别墅里举行,婚宴形式是自助餐式的,赴宴的客人大都站在院子和客厅里,手里拿着酒杯或盘子,边吃边聊天。也有的坐在屋子里吃,许多年轻人就坐在院子的石级或花圃边上吃,三三两两的。我去年参加的一次婚宴是一个星期天,客人们的庆贺活动从中午11时延续到晚上,吃了两顿。黄昏时分,我在院子的角落里就见到近百个红酒和香槟酒的空瓶,可见人气挺旺。我对法国人的婚宴是有些不适应的,主菜烤羊腿、焖鹿肉等都是半热半凉的,而鱼虾蔬菜及甜点等基本都是冷的,感觉不舒服。但西方人的胃不一样,每一个法国客人都吃得兴高采烈,整幢房子里笑声朗朗,气氛热烈。
结婚会邀请亲朋好友参加,但法国不流行中国的“红色罚款单”,吃喜酒的人无须送红包。当然婚宴之后,一样杯盘狼藉,一样喧闹变沉寂,但那里没有我们这里的一对新人深夜挑灯数钱的桥段。那里的流程是:新人在结婚前一个月,会开出一份所需物品的单子,分发给好友们,让他们从上面挑选合适的礼物,当作结婚贺礼。比如鲜花、香水、台灯、花瓶等,亲朋好友会把礼物包装得很精美,礼盒上写着祝福的话语。这样做的好处一是送的礼物有针对性,经济实用,二是为新人省钱,避免了物品的重复。朋友间的礼物一般都不贵重,父母姐妹等亲人送的礼物会贵重一些,也就是家用小电器,耳环、珍珠项链等小首饰。也有的客人比较匆忙,便临时在酒铺买一瓶或两瓶彩色包装纸裹着的香槟酒来,一对新人见此同样是满心欢喜,热烈拥抱客人,有些因故不能参加婚礼的朋友,会提前把礼物寄来,象征他们是记着你们的婚礼的,并送上祝福。
法式婚宴与中式婚宴差异很大,折射出不同的观念和心态。中国人赴婚宴送钱,装一个红包表吉利,钱到人情到。钱多人情重。红包的厚薄取决于人情关系的厚薄。法国婚宴送礼不太看重物而看重友情,新人为对方表达的真挚感情而高兴,体现一种温情与暖意。
责任编辑:刘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