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文化"带火山东长岛游 展演舞台搭在渔船边
2012-10-20 16:00:56
“嗨呀嗨嗨呀,水多么深鱼多么深,千丈深呀万丈深嗨呀嗨呀嗨!”伴着苍凉又虔诚的长岛“捞渔号”,10月16日晚,山东长岛明珠广场长岛渔号表演队的喊唱,引来了众多中外游客的高声呼应。据悉,长岛正在建设的国际休闲度假岛,凸显地域特色的‘渔文化’是其核心内容。‘渔文化’的火爆,得益于广泛的群众基础,正如渔民所说“舞台搭在渔船边,展演搞在渔家里,队伍建在渔村中”。
在表演现场,一幅独具渔家特色的景象:近处港湾里的如林船桅随微波轻轻摇晃,船上斑斑灯火跟岸上舞台的光影交相辉映。“过去在海上劳作时喊,现在是船边上给游客表演,可俺渔民心里的那种劲头一直没变!”78岁的朱大相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岛渔号的传承人,他带领几十个爷们常年演唱“上网号”、“摇橹号”等渔号,表演现场直接就在靠停渔船的码头,“渔船是景幕,海滩是舞台,俺什么时候想乐呵了就来唱一段”。扭了40多年长岛砣矶大秧歌的叶支乐,锣鼓唢呐一响,浑身精神头,带“渔味”的一招一式特惹眼,他说:“长岛‘渔文化’离不得俺这些‘渔把式’!”。
“好多游客就是奔着‘渔文化’来的,每户渔家都是一个展演馆”,刘淑云是黑石嘴村的渔嫂,她不光在门前护坡墙上做了各种鱼虾贝螺小雕塑,还自编自唱渔家小调。像刘嫂一样,众多“渔家乐”业户都在门前摆设了废旧木船和渔网,院内晾晒海珍品,让游客感到渔家特有的文化味。据了解,该县已形成了小钦岛“书画岛”、大钦岛“美石岛”、北隍城岛“渔绣岛”、砣矶岛“爱心岛”等为站点的特色“渔文长廊”,700多个“渔家乐”业户成了展示“渔文化”的平台,渔村入夜便游人熙攘,渔家小院灯红笙歌,游客在听渔家故事、扭渔家秧歌、品渔家小吃和喝渔家老酒中尽情欢乐。“龙头出水时要扬得冲,龙身掠海时要旋得猛,要舞出咱长岛的龙劲来!”60多岁的王沟村渔民宋承堂一直在研究和领演“长岛龙舞”。老宋介绍,长岛“渔文化”在不断融入着现代方式和内容,全县10个居民岛都建起了渔村文化站、文化大院和渔家书屋,建立了渔俗协会、奇石协会、渔户剧团和吕剧票友会等10多个300多人的民间文化骨干队伍,80多岁的老渔民和5岁渔童都是登台献艺“角儿”,靠着这些渔村“文化能人”开发出渔猎、渔绣、砣矶砚台、古船模等20多个文化项目和产品,编演出《长岛渔号》、《渔岛渔嫂渔家乐》等节目在全国和省市展演中屡屡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