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爱称赞他人 鼓励教育暗藏完善目标评价体系
2013-04-12 09:59:28
北美来鸿
North America
一个周五,我放下了平时一直束起的长发,穿上简单的白T恤和牛仔裤就去上班了。偶然的一点改变,却让我从踏进幼儿园的那一秒起,就收到了络绎不绝的赞美:“Ms. Fey, 你今天看上去特别精神!”Simone的爸爸给了我一个大大的微笑。“老师,你今天的头发好漂亮,我可以摸一摸吗?”Brice和几个小朋友把我围成了圈。大家的溢美之词,给了我一整天的明媚心情。
美国人出了名的喜欢称赞他人,而我来美国学习幼教的第一课,就是学会怎样鼓励孩子。
平时有些挑食的Nicolas吃了一小口西兰花,我会说:“你今天尝试了所有食物,真的很勇敢!”
平时不太爱写字、画画的Vincent给了我一张涂满颜料的画,虽然看不出他画的是什么,我首先会说:“哇,你居然这么耐心把整张画纸都涂满了颜料!我很喜欢你用了那么多颜色。”
还在认字母的Isabel告诉我他的奇思妙想:“字母q其实是‘头瞧着反方向’的字母p。”我会说:“你很擅长把字母联系起来,你再看看字母表里还有类似的好朋友吗?”
在我所了解的美国幼儿教育里,除了肢体上的暴力行为是绝不能触犯的底线,其他所有的事情都是可以包容并值得鼓励的。
很多中国家长一定会产生疑问:“一味的鼓励,会不会让孩子盲目自信?”“从小鼓励教育,怎么面对以后竞争激烈的升学考试?”其实美国的鼓励教育,有其自己的“杀手锏”———表面上看似无原则的鼓励教育,背后却隐藏着精准而完善的目标评价体系。这是我在美国读书期间亲身体会到的。
由于非母语的劣势,在美国读文科的经历极度考验我身心。上课发言语句组织不好,作业里也经常有语法、拼写的错误,但导师总是鼓励我“想法更重要”,还定期在办公室讨论我提到的新想法。可导师与我平日关系再好,在打分上却是铁面无私的,出勤率、上课发言、作业、考试──都有非常具体而严格的考核标准。但导师平时的鼓励和肯定,让我有源源不断的思路和想法,帮助我在最终的考试和论文中取得突破。
这在还没有标准化纸笔考试的幼儿园亦是如此。实际上,幼儿园对幼儿在每个年龄层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都有非常具体的发展目标。看似在边上陪玩的老师们,其实每时每刻都在对孩子进行形成性评价,他们鼓励孩子的同时,也在搜集孩子们书写、画画、手工的作品以及活动中的照片和语录。
这些记录,在每个学年的几次家长会上,以一对一的形式(以保护孩子隐私)呈现给家长,用来衡量孩子是否达到相应年龄段的发展目标,从而确立需要重点突破的目标。这才是美国鼓励教育的真正面貌,我们可不要只学皮毛哦。(作者:小圆豆子 美国阿灵顿幼教)
责任编辑:吴丽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