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海外国际旅行社,专注于企业包团旅游、拓展培训!
你的位置:首页 > 旅游资讯

"海豚合影"透视偏差的旅游消费文化


   近日,有市民在海南三亚市大东海海域上发现一头搁浅的海豚,随后拨打相关部门的电话求助。而就在等待专业救援人员到达的过程中,一些正在海面上游泳的游客和市民闻讯而来,纷纷拿出手机拍摄这头受伤的海豚,更有甚者,不停地要求救生人员将已经奄奄一息的海豚抬出水面与之合影。(6月17日《法制晚报》)

  在电影《致青春》里,男主角陈孝正一句善意的谎言,让女主角郑薇有了一次和海豚亲密接触的机会。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幸运儿却并不多。这一回,一头搁浅的海豚,成为人们镜像中的主角,成为人们合影的“道具”,引发一些人的集体狂欢,全然不顾海豚的奄奄一息。

  作为一种新兴的消费方式,旅游消费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失范行为。不论是湖北武当山景区石壁上刻全家6人名字,还是江苏虎丘山在国庆长假遭遇“垃圾劫”,抑或是深圳冬眠的鳄鱼被市民投掷的石块砸死,人们在旅游休闲中释放压力和放松心情的同时,也会给景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造成一定的损伤。

  旅游作为一种将消费者的需要、认同、情感和文化勾连起来的经济活动,是对消费者生活方式和消费文化的外在呈现。在不少消费者的脑海中,存在着一种偏差的消费亚文化,即强调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再生产,却忽视了生态、能源、环境的再生产;强调主观感受,却忽视了偏差的言行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海豚合影”说到底,违背了适度消费与和可持续消费的原则,是一种权利越位和权责错位。换言之,游客在享受景区提供的旅游服务的同时,并没有履行保护动物的社会责任。游客将搁浅海豚抬出水面合影,无非是追求一种新奇、刺激的心理体验,却在无形之中将海豚至于死亡的边缘。这里面,固然有动物保护知识匮乏的因素,但更为关键的,还在于这种偏差的旅游消费文化。

  一只海豚以生命的名义,叩问着不文明游客的“罪与罚”。不论是“捡便宜”、“图新鲜”的投机心理,还是“随大流”的从众心态,抑或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偏执做派,在社会规范的外部控制力和内部的自我约束力同时下降的情形下,“海豚合影”异化为一种集体行动的逻辑。

  对搁浅海豚的态度,既测量着社会文明的水平,也见证着消费文化的成色。在旅游从精英消费向大众消费转型过程中,如何塑造老百姓的旅游消费文化,是摆在全社会面前的一道难题。当我们将动植物保护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当我们将规则意识放在一个更加重要的位置,“海豚合影”的酸楚与悲情才会减少。


深圳旅游公司 | 旅游攻略 | 旅游攻略 | 深圳拓展训练 |广东省内游 | 北京旅游攻略 | 东南亚物流 | 海外公司注册 | 香港旅游攻略 | 旅游攻略 | 华东旅游攻略 | 四川旅游攻略 | 江西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