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巴布韦 一个以古迹命名的国家
非洲的土地是金色的,有着阳光之下的丰厚,充满了热情与纯朴,似乎孕育着生命原始的律动。“津巴布韦”一词在班图语中取“石头城”之意,在中世纪,这里曾作为非洲地区重要的贸易中心闻名于世,大津巴布韦在历史上曾经繁盛一时,其最大的影响力一直持续到19世纪80年代西方入侵前。大津巴布韦是南部非洲文明中最璀璨也是最神秘的一笔。至今,人们对建造这座城池的帝国及其历史仍然所知甚少,1980年4月18日,津巴布韦共和国成立,以这座古城的名字命名,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以古代文物遗址命名的国家。
大津巴布韦遗迹位于哈拉雷以南约三百公里处,总面积达720公顷。共由90多万块花岗石砌造而成。石块连接未用任何粘合物,至今仍坚固挺拔,宏伟壮观。建筑外围是一圈高11米、厚5米的高大围墙,坚定地捍卫着围场内国王的家眷,也捍卫着帝国的象征—— 一座座高达20米的圆柱体塔形建筑。多少年来,这些巨石建造的高大圆柱体的用途一直困扰着考古学家们,有人认为这是瞭望塔,有人认为这是巨大的谷仓,有人认为这是宗教象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寻宝者坚信这里是埋藏黄金的所在,千方百计想钻进去探查,却始终无法找到一个入口。至今,塔下还残存着当年探险者挖掘的痕迹。
石头城最高的山丘上,建造着国王的卫城,尽管在长时间的风化后已经有一定程度的破损,但整个建筑仍难掩当时王权的至高无上。沿着陡峭崎岖的古老石道拾级而上,眼前是一条挤在两块巨石间的狭长通道,据当地的导游讲,这条仅能容一人通过的石道被称为“血溅的要塞”,一是因为当初在修建山顶卫城时有很多人死在了这里,而另外一个原因是,当年这里常年有禁卫军把守,一旦有试图接近卫城的人答不出通行口令,会立即被射杀于此。狭长的石道崎岖蜿蜒在高耸入云的峭壁间,敌人往往避无可避。至今,斑驳的石壁上似乎还残留着绍纳祖先留下的箭痕和血迹。
时值傍晚,金色的夕阳洒满大津巴布韦的每个角落,整个石头城也仿佛由沉睡中苏醒。众多的谜团已经随着历史烟云无从寻觅,独留下被古人强大想像力和创造力震撼的我们,使我们在几百年后仍然能够有机会在此想象非洲大陆上的辉煌文明。
卡米遗迹
卡米,曾经是大津巴布韦的首都,并一度得到过繁荣的发展;在十六世纪中叶因为土地失去肥力而被遗弃,迁到卡米河附近。而今卡米一跃成为重要的考古胜地。从来自欧洲以及中国的发掘物中可以推断,卡米拥有悠久的贸易史。 大津巴布韦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远近闻名的贸易中心。这里出土的珍贵文物,如西班牙银器及精美的中国瓷器、葡萄牙瓷器,都充分证明了大津巴布韦曾与其它国家有过广泛的世界性贸易往来。
津巴布韦的卡米遗址,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认定的“世界文化遗产”。卡米遗址修建于十五世纪中叶-十七世纪中叶,它位于现在的布拉瓦约(津巴布韦西南部城市)。大约于1450年开始,世界各地在卡米地区进行频繁的贸易往来,这里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繁华景象;同时,这里也是各国使节驻扎之地,葡萄牙使者曾在这里的山坡上竖立了一个花岗岩十字架。当时的居民住在由圆石块搭建起来的棚屋内,四周是花岗岩围成的院墙。各居民房之间是狭窄的过道和走廊,并以“山”形或各种不规则的格子形的装饰物而成为其特色。卡米与大津巴布韦的建筑风格有所不同,是阶梯型的建筑,卡米和大津巴布韦遗址一样,也是当时的国王居住的中世纪宫殿。
马托波山的古老岩画
从布拉瓦约出发向南行驶约50公里,我们来到了坡莫格维岩洞Pomogwe cave,参观布须曼人在非洲大陆留下的岩画。坡莫格维岩洞Pomogwe cave从规模上说是第四大内壁有古老岩画的岩洞,大约1万年前,布须曼人在这里生活,他们在岩洞内壁用羊血、草药还有其他颜料绘制他们生活/捕猎的场景,今天看到的4号岩洞内的岩画大约是5000-6000年前绘制的,展示了石器时代游牧民族的生活全景,及用农业社会取代游牧社会的发展历程。岩洞由于内壁有非常精美的大水牛而出名,由于当时的考古学家不了解岩画颜料的构成,错误地使用不当药剂,导致岩画反而大面积损害,现在看到的因吞扎姆比利岩洞Intunjambili是岩画保存最完整最大的岩洞。
马托波斯还有一块花岗岩高地称为“秃顶山”,在那里有个景观叫做“看世界”,站在山上向远处眺望,开阔的平原就在眼前,风光秀丽壮美。当时的英国殖民者罗德斯称这里为“世界之最”,在世时将自己的墓地预置在玛林迪兹姆 Malindidzimu山上,表明死后要继续俯瞰这块土地。这座山在当地土著心中有着神圣的地位,他们认为是整个国家人民灵魂居住的地方,众多的巨石代表世间万物,当地人认为罗德斯把自己葬在这里,这座山就无法完成守护全国人民灵魂的任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