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阳:为旅游注入文化魂
2012-12-07 12:05:20
近年来,河南省洛阳市以建立国际文化旅游名城为契机,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农业资源、文化资源,充分发挥旅游业关联性和辐射带动作用,通过产业融合的手段整合资源,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使旅游行业变旅游产业,有效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夏秋两季是滑雪旅游项目传统的淡季,“红火三个月,冷清大半年”是景区运营初期的基本状况。
针对这种“窘境”,洛阳市旅游部门积极探索,以全新的旅游产品开发和营销理念,推出四季经营模式,将四季滑雪、森林观光、草上娱乐、暗河漂流、高山湖滨、帐篷露营等拳头产品进行有效整合,推出了一系列风格迥异、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旅游产品,通过现代化的行销推广模式,提升了景区核心竞争力。
据了解,目前栾川滑雪旅游景点今年夏秋两季节收入已经超过了去年冬季的总收入,改变了以往冬季单一繁荣的状况。栾川滑雪已经成为洛阳旅游的一张“王牌”。栾川县伏牛山滑雪旅游景点发展过程也是洛阳市旅游业发展的缩影。“做旅游就是做市场,做旅游就是做产品,做旅游就是做产业。”洛阳市旅游局局长魏立峰告诉记者。
洛阳拥有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庙等一大批人文景观,河洛文化、关公文化、牡丹文化等一系列文化资源和白云山、重渡沟、老君山、龙潭峡等众多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作为全国旅游标准化工程以及智慧旅游试点城市,洛阳市积极探索,更新观念,以市场的理念、市场需求、市场的标准开发旅游产品,将旅游业传统的宣传模式转变为营销模式。统筹“吃住行游购娱”环节,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旅游信息化水平和服务水平。着重打造文化为魂,水系为韵,生态宜居的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把文化融入到旅游产品中。依托文化资源开发文化活动,将文化活动按照旅游的规律进行结合、宣传、打造。涌现了像洛阳牡丹文化节、关林庙会、河洛文化旅游节等一系列知名的文化旅游品牌。此外,洛阳注重发掘文化资源的文化属性开发成旅游商品。唐三彩、青铜器、牡丹瓷、澄泥砚、牡丹燕菜等洛阳特色旅游商品也在旅游季节火爆畅销。将景区打造成为“产销对路”的产品。
近年来,国内游客自驾游不断升温,为了应对这一变化,洛阳市在生态景区修建了多处自驾车营地,救援体系配套设施建设完善。黄金周期间白云山、龙峪湾、重渡沟、养子沟、老君山、西泰山、龙潭峡等景区日均接待自驾车辆1000多辆,较去年同期增加约30%。
今年1月到10月,洛阳市共接待游客7002.18万人次,同比增长13.85%;旅游总收入362.42亿元,同比增长15.2%;入境游客55.78万人次,同比增长15%。